[发明专利]一种具备坯体增强效果的复合陶瓷稀释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2474.1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飞;朱松林;付梦乾;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学院;高安大华陶瓷原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增强 效果 复合 陶瓷 稀释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坯体增强效果的复合陶瓷稀释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陶瓷工业中是经球磨后的泥浆,送入喷雾干燥塔得到粉料,再压制、成型、烧制。其中,喷雾干燥工艺耗能很大,据统计,入塔泥浆平均含水率约33-38%, 粉料产品离塔含水率约6-7%,其所需的能耗约占生产总能耗的60%。因此,希望进入喷雾干燥塔的泥浆含水率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较好的触变性。陶瓷稀释剂可以通过静电斥力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达到上述目的。
经过球磨后得到的粉体再需经压制成形,墙地砖的坯体强度较差, 导致干坯容易破损, 而瓷质砖配方中瘠性原料较多, 坯体强度更差。大规模墙地砖的生产, 坯体破损率高达10%~30% , 严重地影响了生产, 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解决干坯强度的办法有两种: 一是提高压机的成形压力, 但当压机压力过大,不仅不能提高坯体强度, 反而造成成形缺陷( 如夹层等) , 同时增加了成形设备的费用和能耗; 二是加入成形剂或粘合剂即通常所说的坯体增强剂。
本发明旨在公布一种具备坯体增强效果的复合陶瓷稀释剂的制备方法,以改善陶瓷泥浆的工艺性能,提高干坯的强度,对提高建筑陶瓷的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成成本低、性能稳定的
具备坯体增强效果的复合陶瓷稀释剂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坯体增强效果的复合陶瓷稀释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按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无机减水剂30-90%
小分子有机减水剂7-50%
聚羧酸聚合物1-30%
表面活性剂1-5%
其中:
所述的无机减水剂是市售偏硅酸钠、水玻璃、碳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小分子有机减水剂是市售腐植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新型的螯合性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羧酸盐、磺酸盐、硫酸脂盐、磷酸脂盐。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十二烷基磺酸盐、对甲苯磺酸钠。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季铵盐、吡啶盐。
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溴化十六基烷基吡啶,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苄基季铵盐、脂肪酰氨基三烷基季铵盐、十二烷基胍盐酸盐中的一种。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三乙醇胺、吐温、司班中的一种;所述新型的螯合性表面活性剂优选N-酰基和 N-烷基ED3A钠盐中的一种。
所述聚羧酸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不饱和单体、引发剂、链转接剂、抗氧化剂加入到78℃水中进行聚合反应0.5小时,再加入无机盐淬灭剂终止反应得到聚羧酸共聚物;将所述的聚羧酸共聚物冷却到40℃,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7~8,即得到聚羧酸聚合物,分子量为5000-20000。
所述不饱和单体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马来酸酐、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引发剂是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维生素C、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氟、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其用量为不饱和单体质量的0.1-5%;所述的链转移剂是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异丙醇、3-疏基丙酸、疏基乙酸、疏基乙醇中的一种,其用量为不饱和单体质量的2-300%;所述的抗氧化剂是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钾、雕白块、硫酸亚铁、硫醇、酒石酸、四乙烯亚铵中的一种,其用量为不饱和单体质量的3-15%;所述无机盐淬灭剂是次亚磷酸钠或多聚磷酸钠,其用量为不饱和单体质量的0.1-2%。
上述复合陶瓷稀释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无机减水剂、小分子有机减水剂、表面活性剂、聚羧酸聚合物按照配比进行混合制成复合陶瓷稀释剂;
第二步:配置建筑陶瓷坯体泥浆;
第三步:按重量百分比将0.4%的复合陶瓷稀释剂添加到建筑陶瓷坯体泥浆中,并通过球磨将建筑陶瓷坯体与复合陶瓷稀释剂混合均匀即可。
所述建筑陶瓷坯体配方优选为:金砂23%、余江砂26%、邓家石粉15%、小磺石粉16%、生滑石2%、进贤泥4%、白泥7%、佳泥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高安大华陶瓷原料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陶瓷学院;高安大华陶瓷原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处理系统的运行试验
- 下一篇:具有诊断延迟的排气后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