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串联混合动力拖拉机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2347.1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5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友;刘孟楠;周志立;王伟;李晴;方树平;刘海亮;游昆云;王心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08;B60W2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串联 混合 动力 拖拉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串联混合动力拖拉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节能和环保是我国以及当今世界工业技术领域的两个重要主题。应对今天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问题与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节能和高效成为了现代工业产品的主流趋势。拖拉机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担当着诸如农田建设、犁耕、中耕、植保、收获等农业任务。我国的拖拉机保有量逐年增加,2010年底,全国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近400万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近2000万台。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整体水平依然不高;与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要求相比尚存诸多差距;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经济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目标之一。
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特点与发达国家存在许多差异,农业机械产品对于节能和高效的需求更大。混合动力拖拉机作为传统拖拉机向纯电动拖拉机过渡的产品,具有易于在原产品上改装,且易改装为纯电动拖拉机的优点。相较传统拖拉机,混合动力拖拉机具有多种能源系统,可实现灵活多变的能量管理,为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可能性;且由于电能的参与,可节省一部分燃油消耗。相较纯电动拖拉机,混合动力拖拉机具有更好的续航能力,在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取得更大技术突破之前,混合动力拖拉机对于实际生产的意义更大。
现有的串联混合动力拖拉机研究尚处于技术储备阶段,国内尚无相关产品出现,主流企业也并未进行相关开发;相关高校只是理论研究,并且多数处于针对并联混合模式以及整车设计方法的研究阶段,对于控制系统的研究尚未开展。对比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方式,针对转速和转矩作为动力输出的车辆动力学系统,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其路况相比拖拉机较好,而且使用串联混合动力的汽车的目标主要在于节能减排,通常用于城市交通工具,工况主要变化在于车速,对于转矩的变化通常不大。而车速取决于驾驶员意图,所以采用这种基于转矩的控制方式将导致整车牺牲车速的灵活变化,无法使用于汽车。而本发明所述的运行模式和控制方法适用于车速变化较小而转矩变化较大的拖拉机系统。相比电控系统,其核心ECU关键在于信号处理模块,国内之所以ECU方面技术相对国外落后的原因就是在于电控技术的类似于专家系统的控制系统的处理模块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专家系统的建立很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串联混合动力拖拉机控制方法,使传动系统中的牵引电动机始终以效率较高的工况运行,提高燃油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节能型串联混合动力拖拉机的控制方法,以牵引电动机作为发动机,以柴油机/发电机组作为主能源系统,以蓄电池组或蓄电池/超级电容组作为辅助能源系统,柴油机/发电机在经济性运行下,主能源系统发出电功率定值,驱动牵引电动机高效运行,当电功率定值大于牵引电动机需求电功率时,由辅助能源系统储存多余电功率;当辅助能源系统SOC值高于设定值时,主能源系统停止工作,由辅助能源系统单独供能。
进一步的,当拖拉机工作出现负载功率突增时,由辅助能源系统提供负载突变电功率。
所述驱动牵引电动机高效运行的方法步骤如下:
(1)采集拖拉机油门踏板开度及档杆位置信号;
(2)根据油门踏板开度及档杆位置信号求得期望牵引力、期望输出转矩;
(3)第一种方式:根据期望输出转矩以电动机效率的数学模型为优化目标进行搜索寻优,得到电动机效率最大时的期望输出转速;或者是第二种方式:采用针对电动机效率的实验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相关最高效率的分段函数,根据期望牵引力求的期望车速,根据当前传动比得到该期望车速下的期望输出转速;
(4)将期望输出转速、期望输出转矩输入电动机控制器,对电动机的运行进行控制。
所述步骤(2)中是根据油门踏板开度大小占踏板最大开度的比例估算驾驶员期望输出转矩,设踏板深度为A,最大开度为B,n档位下的最大有效牵引力为Fmax.n,此时期望牵引力大小估算为:根据当前传动比得到该期望牵引力下的期望输出转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