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C-Co涂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2195.5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乌焕涛;马宁;程振雄;叶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4/08 | 分类号: | C23C24/08;B22F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c co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碳化钨-钴(WC-Co)涂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WC-Co涂层由于其超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上的各个领域,其中WC-12Co和WC-17Co是应用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中比较成熟的两种粉末。虽然这两种粉末喷涂出的涂层有着较高的硬度(800~900HV0.1),但是依然存在着美中不足。纳米级的WC-Co粉末由于粉末晶粒细小,所以在喷涂过程中很容易脱碳氧化,碳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产生脆性相W2C,由于脱碳产生气体,导致涂层的孔隙率增大。较高的孔隙率会降低涂层的密度,进而降低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脆性相的产生使得整个涂层断裂韧性降低,在冲击载荷下,更容易产生微裂纹。因此,纳米级的WC-Co与微米级的WC-Co涂层相比,显微硬度反而低了100-200HV0.1,韧性和结合强度都有所下降,综合性能更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目前纳米级的WC-Co孔隙率较高,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WC-Co涂层的制备方法,能得到更低的孔隙率,增强涂层的断裂韧性,进一步增加涂层的耐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WC-Co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96-99重量份的纳米级WC-Co粉末、1-3份重量份的纳米级Al粉、1-3份重量份的硬脂酸混合;
(2)将步骤(1)的混合粉末放入行星式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并加入磨球,球料比(磨球质量和粉末质量之比)为(10-100):1;
(3)将球磨罐密封好,抽空罐内空气,并充入保护气;
(4)将球磨罐固定到球磨机上,在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同向、自转转速为400-500r/min的条件下球磨粉末20-50h;
(5)球磨结束后,待球磨罐冷却到室温再开启,取出粉末并倒入研钵,磨碎至粉末能够通过孔径为30μm的筛子;
(6)将研碎的粉末倒入送粉器,使用HVOF喷枪喷涂到基体上,得到WC-Co涂层。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纳米级WC-Co粉末和所述纳米级Al粉预先在120℃-130℃温度下烘干2-3个小时,去除粉末中的水分。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纳米级WC-Co粉末的重量份为97,所述纳米级Al粉的重量份为3,所述硬脂酸的重量份为1。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磨球的材质为WC,这样可以避免在球磨过程中由于磨球的磨损而引入杂质。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球料比为10:1。
一般地,步骤(2)中所述填充系数(磨球和粉末的总体积和球磨罐的体积之比)为0.4-0.6。
优选地,步骤(6)中所述喷涂之前对所述粉末进行烘干处理,去除粉末中可能有的水分;并对所述基体进行喷砂处理,增加基体表面的粗糙度。
一般地,步骤(6)中所述喷涂使用的燃气为丙烷,送粉气为氮气,喷涂距离为230-265mm、氧气气压为0.45-0.65MPa,氧气流量13.3m3/h,燃气气压为0.45-0.65MPa,燃气流量为1.33m3/h,送粉气气压为0.6MPa,送粉气流量为13L/min,送粉器转速为2r/min。调节上述参数,保证粉末在空中是熔融或者半熔融状态,并且具有较高的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现有的WC-Co粉末中加入Al,并运用球磨的方法使Al和WC-Co进行机械合金化,以改善纳米级WC-Co涂层的性能。
试验证明,加入铝的WC-Co涂层的XRD图谱中没有W2C峰,这表明扩散到WC-Co粉末中的Al元素能有效抑制WC在喷涂过程中的脱碳行为,从而可以使喷涂后的纳米级WC-Co涂层的孔隙率从4.3±1.1%降低到2.8±0.9%,硬度增加100-200HV0.1,进一步增强涂层的断裂韧性,增加涂层的耐磨性,因此可以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WC-Co涂层横截面的外观形貌;
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WC-Co涂层中明亮区域(富W)的微观形貌;
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WC-Co涂层中暗部区域(贫W)的微观形貌;
图4为实施例1得到的WC-Co涂层中Al2O3的微观形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2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语义社会网络本体分析技术的情境识别方法
- 下一篇:交友互动解决方案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