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源转换时间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1861.3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束龙胜;叶斌;闫涛;胡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F10/00 | 分类号: | G04F10/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宫轶琳 |
地址: | 24100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源 转换 时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中低压电器设备的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时间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和电力的高速发展,许多地方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双电源就是为了确保重要负荷连续、可靠运行而广泛应用。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又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主要用于两路电源供电系统,当一路常用电源发生欠压、缺相、失电等时,能将负载电路自动转换到另一路备用电源的开关电器。而负载电路允许中断时间受各种使用场所的影响,因此双电源转换时间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秒表和双电源转换测试按钮的起、停来进行转换时间进行计时的,这样检测不仅效率低而且误差大,对触头转换快的专业PC级双电源根本无法检测。因此,寻求一种快速简便检测双电源转换时间的检测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针对上述问题,为双电源提供一种新型的检测装置,更加精确、方便的检测双电源切换时间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时间的检测装置,以达到更加精确、方便的检测双电源切换时间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源转换时间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装置为电源通过调压变压电路进行调压之后分别输出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到信号输出电路连接负载;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A、B、 C相上设有信号板1、信号板2、信号板3、信号板4、信号板5、信号板6并且分别连接继电器KA1、KA2、KA3、KA4、KA5、KA6采集各相与负载的通断情况传递给信号控制电路,信号控制电路控制计时显示电路中电秒表1、电秒表2、电秒表3计时。
所述的常用电源的A相上设有缺相开关QF10上,以控制双电源进行切换。
所述的计时显示电路中的电秒表3上连接有返回转换时间检测开关QF12。
所述的缺相开关QF10断开常用电源的A相后,信号板1连接的继电器KM1接通,电秒表1开始计时。
所述的信号板1、信号板2、信号板3在常用电源断开输出后分别控制继电器KA1、KA2、KA3吸合,信号板7控制继电器KA7吸合,电秒表2开始计时。
所述的信号板4、信号板5、信号板6在备用电源开始输出后分别控制继电器KA4、KA5、KA6断开,信号板10控制继电器KA8断开,电秒表1、电秒表2停止计时。
所述的返回转换时间检测开关QF12闭合后,信号板11控制继电器KA9闭合,电秒表3开始计时;当常用电源主触头闭合瞬间,信号板1、信号板2和信号板3检测电路得电,继电器KA1、继电器KA2和继电器KA3全部断开,信号板11检测线路失电,继电器KA9断开,电秒表3停止计时。
一种双电源转换时间的检测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的电路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可以准确的测量出双电源各种转换时间,测量时间可以精确到毫秒级;2、将双电源直接接入常用电源和备用源和负载就可进行测量,操作简单方便,检测效率高;3、自动化程度高,各种转换时间可直接电秒表读出;4、该检测方法能直接用于双电源检测设备,制造成本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电源转换时间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时间的计时显示电路;
在图1-2中,10、调压变压电路;20、信号输出电路;30、信号控制电路;40、计时显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双电源所要检测的时间主要有三种:触头转换时间:测定从第一组主触头断开常用电源起至第二组主触头闭合备用电源为止的时间;总动作时间:测定从主电流被监测到偏差的瞬间起至主触头闭合备用电源为止的时间与特意引入的延时之和;返回转换时间:从常用电源完全恢复正常的瞬间起至一组主触头闭合常用电源的瞬间为止的时间加上特意引入的延时。因此本发明分别针对上述三种时间进行计时,更加精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1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