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室壶瓶枣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1137.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斌;吴建功;李建峰;李丽峰;白英;李敏夏;王泱栋;武瑞毅;郝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中市林业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 壶瓶枣 栽培技术 | ||
1.温室壶瓶枣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 栽植第一年的栽培技术
(1) 建造适宜的大棚温室 大棚温室建造区域在北纬37°-38°、东经111°-113°,温室坐北朝南,东西走向,结构为一坡一立式日光温室,大棚脊高3.8-4米,前后跨度9.5-10米,前棚棚膜与地面的夹角设计为65-75°,温室长度40 -80米,温室后墙及左右两墻体厚度为1米,左右墻体上设置有带有水帘的对流风机;
(2) 在3月上旬,向大棚地面喷施硫酸铜 :生石灰:水质量比为1:1:100的波尔多液,杀灭大棚内的病原体;
(3) 在3月中旬至4月初,对温室进行耕翻,然后以南北向为行距、东西向为株距,以行距2.4米、株距1.5米确定移栽壶瓶枣的位置,靠温室后墙留一过道,在每个移栽点挖长0.5米、宽0.5米、深0.8米的穴,在穴内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5-4公斤和1-1.5公斤有效活菌数≥2亿的生物菌肥;
(4)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栽培树龄5-8年的壶瓶枣栽植于温室穴内,灌足水,同时在水中每亩添加5-8克的NEB(恩益碧)或10-15克的生根粉,然后将大棚作畦,将栽植枣树树冠投影处树盘隆起,在地面覆盖上黑色地膜;
(5) 在4月上旬,即在大棚移栽枣树后及时在大棚架上覆盖聚氯乙烯无滴膜;
(6) 在4月下旬,在壶瓶枣移栽后萌芽前向地面和树体喷施3-5度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病原体;
(7) 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对温室内的壶瓶枣进行整形修剪,采用自然开心形或多主枝分层开心形树形,为避免消耗树体养分培养壶瓶枣树的结果枝组,确定主枝后把其余芽及早抹除,当主枝延长头长到0.3-0.5米时及时摘心,当侧枝头长到0.2-0.3米时进行二次摘心;
(8) 在9月上中旬,果实收获后,将大棚棚膜从大棚架上缷掉,进入裸地自然环境管理期;
(9) 在9月中下旬,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4000-10000公斤、生物菌肥2200公斤、复合肥45公斤,施肥部位在地面上树冠投影处向树体方向后退0.2米处,挖宽0.3米深0.4米环状施肥沟;
(10) 在整个生育期的温湿度控制 第一年主要的目的是使移入温室的壶瓶枣成活并顺利生长,对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分阶段控制如下:
A萌芽前日均温度15—17℃,其中昼温15—18℃,夜温5—8℃,相对湿度75%—80%;
B萌芽至盛花期日均温度18—25℃,其中昼温20—30℃,夜温5—20℃,相对湿度70%—80%;
C盛花期后日均温度24—25℃,其中昼温26—30℃,夜温18℃,相对湿度60%—70%;
2) 栽植第二年后的栽培技术
(1) 在1月15-20日,及时覆盖棚膜和草帘,同时夜晚要覆盖草帘进行保温;
(2) 在3月中旬至4月初,将原有的树盘改成树干基部高树冠投影处低的形状;
(3) 施肥
A 追肥 从5月上旬壶瓶枣座果后至7月上旬果实进入白熟期,每间隔15天叶面喷施1次800倍的尿素和磷酸二胺;
B施基肥,在每年采果后,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4000-10000公斤、生物菌肥2200公斤、复合肥45公斤,施肥部位在地面上树冠投影处向树体方向后退0.2米处,挖宽0.3米深0.4米环状施肥沟;
(4) 浇水
A 在从壶瓶枣萌芽前的2月中旬开始,至7月上旬果实进入白熟期,以及9月上中旬果实采收后,要保证及时灌水;
B在其它生育期视土壤墒情可适当灌水;
C 在7月上旬果实进入白熟期后要注意控水,防止病害和裂果发生;
(5) 整形修剪
A 在原有树形的基础上进行整形和修剪,目标是控制树体向高度扩展,促其尽量横向扩展,在温室栽植后的5年内每年向上扩展高度控制在0.2-0.3米,5年后停止向上扩展,使树体总高度保持在2.5米以下;
B夏季修剪 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开花前,进行第一次夏季修剪,对新梢可留0.2米即3-4个二次枝后摘心,对不留新梢的枣头尽早去掉,既可节省树体的有限营养,又能减少当年冬季的修剪量和来年新生主芽萌动;在4月中旬进行第二次夏季修剪,侧枝生长0.15米即3-4节开始摘心,利于结大果,增强坐果的稳定性;在5月上旬开始进行第三次夏季修剪,当枣吊长0.2米已座果3-5个左右时进行第三次摘心,可减少无效花量和养分消耗,促进保果和结出大果;
C 冬季修剪 主要调整枣树结构,疏除病虫枝、过密枝、重叠枝及延长头竞争枝,疏枝量应为总枝量的10%,实行强拉枝,对骨干大枝和3年生以上枝组采取“一打桩,二活动,三下压,四固定”的手法:即先将绳子固定在木桩或砖块上埋入被拉枝中部的地下,然后用手托住枝条基部,上下、左右反复推揉软化,再用手下压枝条中部,开角一般达到70—90度范围,最后将绳子一端打活结固定在枝条上;
(6) 温湿度控制 温湿度控制是温室壶瓶枣提早成熟的关键环节,如操作不好则会影响产量和质量,枣棚开始升温后,根据壶瓶枣自然生长发育规律对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分阶段控制如下:
A萌芽前日均温度15—17℃,其中昼温15—18℃,夜温5—8℃,相对湿度75%—80%;
B 萌芽至开花期日均温度18—19℃,其中昼温20—25℃,夜温5—17℃,相对湿度75%—80%;
C开花坐果期日均温度20-22℃,其中昼温20-22℃,夜温15-20℃,相对湿度70%—80%;
D 盛花期日均温度23-25℃,其中昼温25-30℃,夜温17-20℃,相对湿度70%—80%;
E果实发育期日均温度24-25℃,其中昼温26-30℃,夜温18℃,相对湿度60%—70%;
(7) 花期放蜂 为提高壶瓶枣座果率,在4月中旬到5月底的花期要引进蜜蜂进行授粉座果,放蜂前20天不得喷施农药,为保证放蜂效果和蜜蜂正常授粉,在蜂箱前要放置盛水的碗,且每隔2-3天添加满水;
(8) 环剥 在花量达到30%-50%时开始环剥,使地上营养积累以满足开花和结果营养的需要,在距地面0.1-0.2米的主干上进行,以后每年可逐步向上间隔0.03-0.05米再环剥,至第一主枝为止,壮旺枝可在主枝基部0.05-0.1米处进行,环剥以天气晴朗的中午为好;
(9) 喷施辅助药剂 在进入盛花期即第3-5朵花开始开放时,叶面喷施赤霉素、硼砂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溶液浓度为:2.5-3PPM的赤霉素、0.2%-0.3%的硼砂、0.2%的磷酸二氢钾;
(10) 疏果及吊枝或支架支撑 环剥后若坐果过多可适当疏果,并加强肥水管理,保证营养充足以防采前落果和衰弱树势,坐果多时要进行吊枝或用支架支撑坐果枝,以防折枝和劈枝;
(11) 增光措施 果实成熟期在室内挂反光膜,树下铺反光膜,清洁棚面,以增加室内光照,提高果品质量;
(12) 病虫害防治 温室枣树的主要病害有枣锈病、炭疽病、灰霉病、褐斑病、缩果病、早期落叶病等,虫害有绿盲椿、枣瘿蚊、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等,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具体防治方法是:
A 枣树冬季修剪后至以及萌芽前,清除冬季修剪后的枝条和棚内所有枯枝落叶,集中棚外烧毁深埋;
B 在休眠期喷施硫酸铜 :生石灰:水质量份比为1:1:100的波尔多液;
C 在萌芽前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
D 在枣树刚萌动后至开花前喷施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混合液;
E从幼果期到膨大期每15-20天喷施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2000倍混合液,连续喷3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温室壶瓶枣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剥是指用快刀将主干或壮旺枝上的粗皮刮除,深达木质部,但不伤木质部,只剥下韧皮层,留下形成层为宜,宽度为0.3-0.7厘米,强旺树较宽,弱小树较窄,操作时上刀下斜,下刀上斜,剥口必须连接成闭合的环形,不留残皮,不出毛茬,环剥的对象是7年生以上或干径大于10厘米的树或壮旺枝上,对5-6年生的幼旺树每年可对1-2个壮旺枝干进行轮流环剥,宽度根据枝粗在0.2-0.3厘米,环割2-3圈,不剥皮层即可,环剥后的伤口要涂杀虫剂防虫,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剥后25-30天剥口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中市林业局,未经晋中市林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11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獭兔生长兔专用饲料
- 下一篇:一种含有川芎提取物的羊毛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