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穿金属壳体的高能燃烧销毁器具及销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0861.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方向;季茂荣;丁文;刘涛;毛益明;范磊;谢全民;沈蔚;杨力;李德林;杨贵丽;冯彬;郭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0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壳体 高能 燃烧 销毁 器具 方法 | ||
1.一种熔穿金属壳体的高能燃烧销毁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装置(1)、主装药(2)和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管身(31),管身(31)内部装有主装药(2),管身(31)底部连接有堵头(32),收纳存储时,管身(31)顶部连接有堵头(32),在销毁作业时,管身(31)顶部则除去堵头(32)并装配喷口(33),喷口(33)中装有连接于主装药(2)的点火装置(1);所述点火装置(1)包括圆管(11)以及与圆管(11)顶端过盈配合的端盖(12),圆管(11)内部从顶端至底端依次填充有堵塞体(15)、电引火头(14)和黑火药(13);所述主装药(2)包括点火药柱(21)和连接于点火药柱(21)的高热剂药柱(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穿金属壳体的高能燃烧销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32)为与管身(31)螺纹连接的掏槽圆柱,所述管身(31)为直筒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喷口(33)包括锥体部以及与管身(31)相连接的螺纹部,锥体部的口部直径小于管身(31)的直径,所述堵头(32)、管身(31)和喷口(33)均由低碳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穿金属壳体的高能燃烧销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与圆管(11)均由赛璐珞制成,所述电引火头(14)的头部埋入黑火药(13)中,尾部伸出堵塞体(15),黑火药(13)的药量为300~500mg;所述堵塞体(15)由AB胶固化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穿金属壳体的高能燃烧销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药柱(21)的质量为5~10g,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镁粉0.5~3份、硝酸钡粉1~10份、粘结剂0.1~5份,各组分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粘结剂的含量低于点火药柱(21)总质量的10%;所述高热剂药柱(22)的质量为85~100g,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铝粉0.5~6份、二氧化锰粉1~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穿金属壳体的高能燃烧销毁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药柱(2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放置点火装置(1)的预留孔(23),所述粘结剂选用虫胶。
6.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熔穿金属壳体的高能燃烧销毁器具的销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主装药(2)
(a)配制高热剂药柱(22):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铝粉和二氧化锰粉进行均匀混合;
(b)压药:将铝粉和二氧化锰粉的混合粉通过压力机多次逐层压入壳体(3)中,压力机的最大压力为3吨,最后压制成高热剂药柱(22);
(c)配制点火药柱(2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虫胶、镁粉和硝酸钡粉,粘结剂的含量低于点火药柱总质量的10%,将虫胶溶解于无水酒精形成溶液,把镁粉和硝酸钡粉混合为点火药剂,然后将点火药剂与溶液均匀后,立即将药剂装入纸质模具中,并在药剂的中间位置开设预留孔(23),无水酒精挥发完毕后,药剂即定型成为点火药柱(21);最后将点火药柱(21)直接放置于高热剂药柱(22)上;
2)制作点火装置(1):先将赛璐珞片在沸水中使用模具分别压制出圆管(11)和端盖(12),端盖(12)与圆管(11)的顶端之间使用过盈配合连接,在圆管(11)中依次放入药量为300~500mg的黑火药(13)和电引火头(14),电引火头(14)的头部埋入黑火药(13),然后在圆管(11)的顶端填充入AB胶制成的堵塞体(15),电引火头(14)的引线伸出堵塞体(15);
3)需销毁作业时,将点火药柱(21)一侧的堵头(32)旋下,旋上喷口(33),再将点火装置(1)装入点火药柱(21)的预留孔(23)中,此时将喷口(33)对准作业目标使用电起爆器点火,通电后,电引火头(14)直接发火,使点火装置(1)内黑火药(13)发火,黑火药(13)烧穿赛璐珞端盖(12)将火焰传至点火药柱(21),点火药柱(21)发火并点燃高热剂药柱(22),高热剂药柱(22)反应产生大量的熔渣和火焰从喷口(33)处喷出熔穿作业目标;
4)若平时收纳储存时,用堵头(32)将主装药(2)密封于壳体(3)中,点火装置(1)与壳体(3)分开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08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