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木薯田的除草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0201.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汉亭;范志伟;沈奕德;黄乔乔;李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7/48 | 分类号: | A01N37/48;A01P13/00;A01N3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慧凤 |
地址: | 571737 海南省儋州市宝岛***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木薯 除草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木薯田苗后的除草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乙羧氟草醚和烯草酮复合微乳剂,属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起源于热带美洲,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和“特用作物”之誉称。中国木薯种植40年来,面积不断扩大,由1961年的9.4万公顷发展到2004年的45.1万公顷。在木薯种植主产区中,广西面积最大达25.06万公顷(2004年统计),其次为广东10.78万公顷。随着木薯种植面积的扩大,限制木薯生长和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越来越受到重视。木薯种植管理粗放,杂草种类繁多,草害一直是影响木薯优质高产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据调查,杂草可致使木薯减产30%-60%。木薯田里恶杂草种类繁多,与木薯争光、争水、争肥,杂草的生长蔓延严重影响木薯正常生长发育,且对木薯高产稳产和商品性构成严重威胁。根据我们研究组2008-2011年期间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木薯地杂草调查,共发现木薯田杂草39科138属184种,包括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其中恶性杂草10余种,如纤毛马唐、短颖马唐、牛筋草、香附子、阔叶丰花草、假臭草、三叶鬼针草等。
目前国内木薯田的杂草防除方式主要包括木薯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和苗后定向喷雾化学除草:苗前土壤封闭除草是指在木薯种植后出苗之前采取喷洒土壤处理剂,由于栽植木薯的土地都是干旱的土壤,所以封闭效果并不理想,且防效短。木薯出苗后至封行前,农户主要采取定向喷雾化学除草,如定向喷洒百草枯、草甘麟的方法补救,但是这种补救方法危险性很大,而且操作困难,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近年来我国关于木薯田除草剂的研究已经开展了一下工作:迟海军等发明了一种以高效氟吡甲禾灵为有效成分的木薯田苗后除草剂和一种以精吡氟禾草灵为有效成分的木薯田苗后除草剂,但是这两种除草剂均只能防除禾本科杂草,而对阔叶类杂草无防效,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王彰九等发明了甲嘧磺隆对木薯和剑麻的选择性及其使用方法,但是甲嘧磺隆主要在非耕地使用,一般不推荐在农作物上使用,因为甲嘧磺隆对大多数农作物敏感,特别是蔬菜类,经常有报道使用甲嘧磺隆会对周边水域、瓜菜田造成药害等问题;而且甲嘧磺隆残留期长,施药后会对后茬农作物产生药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发明人深入开展了大量的除草剂筛选和大田药效试验工作,发现乙羧氟草醚和烯草酮混配的复合微乳剂在木薯田苗后杂草防治具有显著的效果,兼具防除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杀草谱广。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木薯田的除草剂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乙羧氟草醚和烯草酮混配的微乳剂,其既能防治阔叶杂草,又能防治禾本科杂草,且增效显著、杀草谱广。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木薯田的除草剂组合物,由除草剂活性成分、溶剂、乳化剂、稳定剂和水组成;其中,所述除草剂活性组分由乙羧氟草醚和烯草酮组成,乙羧氟草醚和烯草酮重量比为10:50-50:10,优选为3-5:5-7,更优选为3:5、5:7或4:5,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7%-50%,优选为8-18%,更优选为8%、12%或18%。
一种用于木薯田的除草组合物,所述除草剂组合物的剂型为微乳剂。它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所述乙羧氟草醚为乙羧氟草醚原药;所述烯草酮为烯草酮原药。
所述溶剂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DMF)、丙酮、三氯甲烷、环已酮、甲苯、二甲苯、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所述乳化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苄基二甲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农乳4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农乳50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基聚氧丙基醚(农乳16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所述稳定剂为3-氯-1,2-环氧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甲苯基缩水甘油醚和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所述水为自来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的一种。
作为优化,所述乙羧氟草醚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3-15%。
作为优化,所述烯草酮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8-20%。
作为优化,所述溶剂优选为二甲苯、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环已酮、二甲亚砜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0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