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水脱硫的固硫剂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9711.9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秦登平;危尚好;张海华;张祥;朱志远;王浩然;尹东财;史志强;吕延春;刘金刚;赵新宇;李战军;王东柱;姜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6632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水 脱硫 固硫剂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水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水脱硫的固硫剂及使用方法。适用于转炉用铁水的硫的控制。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产品开发的不断升级,尤其是中厚板坯产品,对钢中杂质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减轻精炼工序脱硫的负担,铁水入转炉前需要进行脱硫预处理。目前应用较多的铁水预脱硫工艺是喷吹脱硫及KR搅拌脱硫,其中KR搅拌脱硫因为动力学条件好,脱硫效果相较更好。喷吹脱硫常用脱硫剂为金属颗粒镁,脱硫反应产物MgS不够稳定,易产生回硫。为保证喷吹脱硫的去硫效果,许多企业往往采用复合喷吹,在吹入颗粒镁的同时,吹入部分白灰等固硫。
首秦公司铁水预处理是单吹颗粒镁工艺,在品种开发的过程中,为保证更好的脱硫效果,研究并发明了一种铁水脱硫的固硫剂及使用方法,保证了转炉终点钢水的低硫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水脱硫的固硫剂及使用方法。解决了铁水入转炉前脱硫效果不好和易产生回硫的问题。
固硫剂为石灰石与萤石配比而成,其中石灰石占90-95wt%,萤石占5-10wt%,粒度范围5-10mm。
其中石灰石的成分为:CaO:45-55wt%,MgO:5-10wt%,SiO2:≤5wt%,S:≤0.05wt%,烧损:35-45wt%;萤石的成分为: CaF:70-80wt%,SiO2:15-28 wt%,P:≤0.05 wt%,S:≤0.5 wt%,水分:≤2 wt%,余量为灰分。
上述固硫剂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预先配好的固硫剂包装成袋,每袋1t,在出铁前加入铁包包底,按10kg/t铁的比例加入。
2、出铁完成后,下枪喷吹颗粒镁脱硫。固硫剂中石灰石受热分解,生成CaO及CO2,其中CaO起到固硫作用,而气体释放增加铁水搅拌,使脱硫效果更加充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有效脱除铁水中S含量至0.004-0.005wt%,并易于扒渣,减少转炉冶炼过程的回硫,使转炉终点S能达到0.005-0.007wt%。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950kg石灰石与50kg萤石混合,并包装成袋。出铁前在铁包内先加入配好的固硫剂1袋。
2、冶炼炉次号3P01121,铁包中加入1袋上述固硫剂后出铁,出铁完成进行测温取样,铁水温度为1291℃,铁水S为0.035wt%。取样完成进行颗粒镁喷吹脱硫,颗粒镁消耗66kg,脱后硫0.005wt%,脱后温度1257℃。脱硫完成后扒渣7分钟,然后兑入转炉进行冶炼,转炉终点S为0.0055wt%。
冶炼炉次号3P01154,铁包中加入1袋上述固硫剂后出铁,出铁完成进行测温取样,铁水温度为1289℃,铁水S为0.039wt%。取样完成进行颗粒镁喷吹脱硫,颗粒镁消耗60kg,脱后硫0.004wt%,脱后温度1254℃。脱硫完成后扒渣6分钟,然后兑入转炉进行冶炼,转炉终点S为0.0064wt%。
3、对比未加固硫剂的冶炼炉次,3Q00861铁水脱硫前温度1300℃,脱前S为0.024 wt%,直接进行颗粒镁喷吹脱硫,颗粒镁消耗75kg,脱后硫0.005wt%,脱后温度1278℃,扒渣7分钟后兑入转炉冶炼,转炉终点S为0.011 wt%。
3Q00913铁水脱硫前温度1290℃,脱前S为0.028 wt%,直接进行颗粒镁喷吹脱硫,颗粒镁消耗40kg,脱后硫0.006 wt%,脱后温度1265℃,扒渣7分钟后兑入转炉冶炼,转炉终点S为0.010 wt%。
加入固硫剂的炉次,铁水脱硫效果得到更好保持,转炉终点硫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9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