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锭细纱机后区双皮圈牵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29634.7 | 申请日: | 2013-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孟政安;孟政民;孟振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振康;孟德嘉 |
| 主分类号: | D01H5/22 | 分类号: | D01H5/22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后区 双皮圈 牵伸 装置 | ||
1.一种环锭细纱机后区双皮圈牵伸装置,它包括楔槽型后罗拉滑座(1)、直槽型后罗拉滑座(1')、楔形定位块(2)、紧固螺钉(3)、下短皮圈(4)、小隔距异形截面下销(5)、下皮圈挡块(6)、后爪加压器连接块(7)、滚动张力架组件(8)、张力架支轴(9)、张力架支承块(10)、下长皮圈(11)、摇架(12)和通用上销(13),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上短皮圈(14)、后皮辊(15)、后罗拉(16)、后罗拉轴承(17)、横动扁铁(18)、罗拉凳(19)和粗纱喂入喇叭(20);楔槽型后罗拉滑座(1)的楔形槽内安装有小隔距异形截面下销(5)和楔形定位块(2)并由紧固螺钉(3)固定,小隔距异形截面下销(5)的下方配置有燕尾形的下皮圈挡块(6),以防止下短皮圈(4)在运转时跑偏;罗拉凳(19)上安装有张力架支承块(10)与张力架支轴(9)相连,滚动张力架组件(8)与张力架支轴(9)相配合,下长皮圈(11)套在后罗拉(16)和小隔距异形截面下销(5)及滚动张力架组件(8)的滚子端;后罗拉轴承(17)装在后罗拉(16)的端部并位于楔槽型后罗拉滑座(1)或直槽型后罗拉滑座(1')的轴承槽中,后皮辊(15)设在后罗拉(16)的上方,上短皮圈(14)装在后罗拉(16)和通用上销(13)上,横动扁铁(18)设置在后罗拉(16)的后面且装在楔槽型后罗拉滑座(1)或直槽型后罗拉滑座(1')后边的U形槽中,粗纱喂入喇叭(20)装在横动扁铁(18)上并位于后皮辊(15)的后方,摇架(12)上设置有后爪加压器连接块(7)以满足摇架(12)对通用上销(13)的施压,施压面距后皮辊中心距离为5.5mm;该装置按照不同的纺纱工艺要求,分别选用双短皮圈或长短皮圈的牵伸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后区双皮圈牵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楔槽型后罗拉滑座(1)的前部设有安装小隔距异形截面下销(5)的楔形槽,该楔形槽槽底距后罗拉滑座(1)的安装面高度为28.2mm,楔形槽斜边倾角为15°,楔形槽直边垂直于安装面,距原罗拉中心为25.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后区双皮圈牵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直槽型后罗拉滑座(1')的前部设有安装小隔距异形截面下销(5)的直槽,该直槽槽底距直槽型后罗拉滑座(1')的安装面高度为28.2mm,槽边垂直于安装面,距后罗拉(16)的中心19mm,槽宽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后区双皮圈牵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张力架支承块(10)的安装面距张力架支轴(9)的中心为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后区双皮圈牵伸装置,其特征是:当选用双短皮圈牵伸形式时,不安装滚动张力架组件(8)、张力架支轴(9)、张力架支承块(10)和下长皮圈(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后区双皮圈牵伸装置,其特征是:当选用长短皮圈牵伸形式时,不安装楔槽型后罗拉滑座(1)、楔形定位块(2)、紧固螺钉(3)、下短皮圈(4)和下皮圈挡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振康;孟德嘉,未经孟振康;孟德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96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