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任务调度方法与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29615.4 | 申请日: | 2013-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6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吕方;李晶;吴承勇;刘雷;吴远;刘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9/50;G06F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务 调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任务调度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确定系统中每个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使得所述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包括分派到该处理器的、到达I/O繁忙阶段且I/O资源需求量不为零的任务,其中,对于系统中的每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1)、对于分派到该处理器的任务,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时间片确定到达I/O繁忙阶段的任务;
步骤12)、对所确定的到达I/O繁忙阶段的任务,收集其当前的I/O资源需求量,将I/O资源需求量不为零的任务加入该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
其中,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包括描述该任务的阶段性I/O行为特征,表示该任务每隔多久会出现繁忙的时间片,和描述该任务在并发执行的过程中,其性能对I/O资源冲突的敏感程度的敏感度;
步骤2)、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敏感度,对于I/O需求大于或小于其I/O带宽阈值的处理器,分别挂起或恢复其候选任务集合中的任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片是任务的多个I/O繁忙阶段之间相隔的时间间隔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步骤1)中,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时间片确定到达I/O繁忙阶段的任务包括:
对于当前时间间隔i,如果i是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时间片的整数倍,则确定该任务是到达I/O繁忙阶段的任务,其中i是正整数且i≥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系统的I/O带宽需求为所有执行的任务的I/O资源需求量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包括:
当系统的I/O带宽需求大于实际I/O带宽峰值时,对于I/O需求大于其I/O带宽阈值的处理器,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敏感度挂起该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中的任务;或者
当系统的I/O带宽需求小于实际I/O带宽峰值时,对于I/O需求小于其I/O带宽阈值的处理器,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敏感度恢复该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中挂起的任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敏感度挂起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中的任务包括:
按照敏感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挂起该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中的任务且更新处理器的I/O需求,直到该处理器的I/O需求小于或等于其1/O带宽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敏感度恢复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中挂起的任务包括:
按照敏感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恢复该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中挂起的任务且更新处理器的I/O需求,直到一个任务的I/O资源需求量大于该处理器的I/O带宽阈值与其I/O需求的差值。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0)、采样每个任务的I/O行为,通过学习生成每个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处理器的I/O带宽阈值为实际I/O带宽峰值与系统中处理器个数的比值。
10.一种任务调度系统,包括:
候选任务分析模块,用于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确定系统中每个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使得所述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包括分派到该处理器的、到达I/O繁忙阶段且I/O资源需求量不为零的任务;其中,对于分派到该处理器的任务,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时间片确定到达I/O繁忙阶段的任务;对所确定的到达I/O繁忙阶段的任务,收集其当前的I/O资源需求量,将I/O资源需求量不为零的任务加入该处理器的候选任务集合;以及其中,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包括描述该任务的阶段性I/O行为特征,表示该任务每隔多久会出现繁忙的时间片,和描述该任务在并发执行的过程中,其性能对I/O资源冲突的敏感程度的敏感度;
动态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任务的I/O资源描述向量中的敏感度,对于I/O需求大于或小于其I/O带宽阈值的处理器,分别挂起或恢复其候选任务集合中的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96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