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模数高凸台伞齿轮的温冷精密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9245.4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汪长开;韩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汇能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B21J5/06;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模数高凸台 伞齿轮 精密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余量较少的锥齿轮机械加工、齿轮的热处理、金属的冷挤压领域,主要是一种大模数高凸台伞齿轮的温冷精密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高凸台伞齿轮的成形方法主要有两个大的种类:第一种,传统的机加工方法加工齿形。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较为精密的加工机床,通过机械切削加工,这种方法加工工序多,加工时间长,效率太低,不适合伞齿轮的大批量生产;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加工,必然会带来的材料大量浪费,导致材料成本急剧增加;而且经过切削加工的齿轮,会切断金属纤维组织,从而降低齿轮的力学性能,在齿形等部位这种效应尤为明显。
第二种方法是现在较为普遍的伞齿轮加工方法,即热锻齿轮。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坯料加热到1100℃以上,再用较大吨位机床对加热坯料直接快速锻压成形,然后切除飞边。由于金属加热温度过高导致表面氧化严重,影响产品成形质量,所得产品精度不高;产品在锻造的时候定位不准确,报废率高;要切除飞边,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高凸台伞齿轮的凸台比较高,热锻不易成型,只能加大材料预先做出高凸台,废料大大增加;热锻件的力学性能不如冷挤压件。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性能低成本的汽车零部件需求越来越大,而伞齿轮作为汽车核心的传动部件,高性能低成本的需求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模数高凸台伞齿轮的温冷精密成形方法,其解决了传统大模数高凸台伞齿轮成形过程中工序繁杂、力学性能差以及材料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模数高凸台伞齿轮的温冷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圆柱形棒料锯床下料,将所下坯料通过中频透热炉加热到750℃,然后预镦制坯;
(2)将预锻后的锻件迅速放入一侧的温锻闭塞成形模具上,进行温锻闭塞成形;该工序需要把握好速度节拍,尽量减少温降对工序的影响,因此应考虑预锻设备与温锻设备之间的摆放位置,将预锻设备与温锻设备背靠安装,减少工件从预锻设备到温锻设备之间运行距离,减少温降;
(3)将温锻闭塞成形件进行球化退火,降低其硬度,然后抛丸除锈;
(4)对退火除锈后的锻件进行表面磷化、皂化处理;
(5)将皂化处理后的锻件放入到冷精整模具中挤压出合格齿形,得到产品的精密成形件;
(6)对成形齿轮进行粗车,去除多余废料,并留适当精车余量;
(7)对粗车件热处理,然后再精车掉预留余量,得到合格产品。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模数高凸台伞齿轮的温冷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锻件在温锻闭塞成形模具上,当温锻闭塞成形模具的上、下模具闭合时,齿形的充填要求达到98%以上,而后通过下冲头反挤压出高凸台并将齿形完全充满;同时,温锻闭塞成形模具在加工齿形时要预留精整余量。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模数高凸台伞齿轮的温冷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温锻闭塞成形模具包括有与机床联动的上模固定板和下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固定板的底面固定有上模板,上模板上通过上模应力圈和上垫板安装有上凹模具,上凹模具的底面设有向上内凹的凹腔,所述的上模固定板上安装有上退料杆,上退料杆上安装有上冲头,所述的上退料杆穿过上模板伸入到上凹模具的凹腔内;所述的下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下模板,下模板上通过下模应力圈和下垫板安装有下凸模具,所述的下凸模具正好与上凹模具相对应,所述的下模固定板上安装有下退料杆,下退料杆上安装有下冲头,所述的下退料杆穿过下模板和下凸模具伸入到上凹模具的凹腔内。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模数高凸台伞齿轮的温冷精密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冷精整模具包括与机床联动的上模固定板和下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固定板的底面固定有上模板,上模板上通过上模应力圈和上垫板安装有上凸模具,所述的上模固定板上安装有上退料杆,上退料杆上安装有上冲头,所述的上退料杆穿过上模板和上凸模具伸出;所述的下模固定板上固定有下模板,下模板上通过下模应力圈和下垫板安装有下凹模具,下凹模具的顶面设有向下内凹的凹腔,所述的下凹模具正好与上凸模具相对应,所述的下模固定板上安装有下退料杆,下退料杆上安装有下冲头,所述的下退料杆穿过下模板和下凹模具伸入到下凹模具的凹腔内,所述上退料杆对应下退料杆伸入到下凹模具的凹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汇能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霍山汇能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9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