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8934.3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6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状动脉 支架 锚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血管的锚定装置。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介入通过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解除病变部位的狭窄,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而让球囊和支架通过病变部位是冠脉介入治疗的基础和根本,但是对于一些严重扭曲、钙化及大角度的分叉等复杂病变,器械通过阻力大,球囊及支架无法到位,导致手术失败,是困扰目前冠脉介入的难题。为此,本发明人自行研究发明了一种支架内球囊锚定的新技术,针对需要多个支架置入的复杂及分叉病变,如果发生球囊及支架难以通过的情况,可以送入球囊在已经置入的支架内扩张,暂时固定住冠脉血管,,以增加导引导管或导丝的支撑力,有效改善了扭曲、钙化,尤其是分叉病变介入器械的通过性。
针对上述新的介入方法,需要发明一种专用于将支架内扩张固定的辅助装置,以增加导引导管的支撑力,保证介入器械的顺利通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通过膨胀支架的方式,进而将血管扩张,再将支架固定,最终实现血管固定,增加导引导管的支撑力,使冠脉介入器械顺利通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包括中空导管,所述导管的前端外壁设置第一弹性球囊,导管壁内沿导管轴向设置与第一弹性球囊相连通的注液通道,所述第一弹性球囊的外表设置多个凸起。
进一步,所述导管上位于第一弹性球囊的两端设置显影环。
进一步,所述导管的外壁靠近第一弹性球囊设置与注液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弹性球囊,第二弹性球囊的直径大于第一弹性球囊的直径;第二弹性球囊的外表设置多个凸起;所述导管上套设用于限制弹性球囊膨胀的套管。
进一步,所述导管上位于第二弹性球囊的两端设置显影环。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球囊的直径为2.5mm,第二弹性球囊的直径为3.0mm,第一弹性球囊、第二弹性球囊和套管的长度均为5mm。
进一步,所述显影环为由铂金材料制成的铂金环。
进一步,第一弹性球囊内与注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口靠近第一弹性球囊的前端;第二弹性球囊内与注液通道连通的出液口靠近第二弹性球囊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直径0.1mm的凸点,各凸点之间的间距为0.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包括中空导管,所述导管的前端外壁设置第一弹性球囊,导管壁内沿导管轴向设置与第一弹性球囊相连通的注液通道,所述第一弹性球囊的外表设置多个凸起。使用方法为:先将导丝通过已经置入的支架送入血管远端,在导丝指引下,将导管前端的弹性球囊段定位于支架内(根据支架的型号选择第一或第二球囊),导管体外端连接加压泵,通过注液通道注入显影剂,使弹性球囊扩张锚定住支架,而球囊表面的凸起可穿过血管支架的网孔增加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将血管固定的同时即可将冠脉介入器械顺利通过血管的复杂病变部位,进行介入手术,较好的解决了既往复杂病变部位通过性差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所述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冠状动脉支架内锚定球囊,包括中空导管1,所述导管1的前端外壁设置第一弹性球囊2,导管壁内沿导管轴向设置与第一弹性球囊2相连通的注液通道3,所述第一弹性球囊2的外表设置多个凸起4。所述凸起4为直径0.1mm的凸点,均布在球囊表面,各凸点之间的间距为0.5mm。使用方法为:先将导丝通过已经置入的支架送入血管远端,在导丝指引下,将导管前端的第一或第二弹性球囊段定位于支架内,导管体外端连接加压泵,通过注液通道注入显影剂,使弹性球囊扩张锚定住支架,而球囊表面的凸起穿过血管支架的网孔后可增加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将血管固定的同时即可将冠脉介入器械顺利通过血管的复杂病变部位,进行介入手术,较好的解决了既往复杂病变部位通过性差的技术难题。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1上位于第一弹性球囊2的两端设置显影环5,具体为由铂金材料制成的铂金环。技术成熟度高,显影效果明显,可准确的确定球囊的位置,帮助医生准确的将球囊定位于血管支架内,大大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插管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8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桥梁拉索锈蚀监测传感器
- 下一篇:磨床导轨用光学平直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