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7672.9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安富;余莉;刘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41/16 | 分类号: | B65B41/16;B65H19/18;B65B5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塑封 输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颗粒物自动包装中流水线中(药品、食品、茶叶等),其外包装纸盒外面往往会要求进行塑封,当两个侧边塑封以后,还需要对其两个端面进行塑封,目前现有的塑封机器,无法对不用尺寸的纸盒进行塑封,同时一旦塑料薄膜用完,就必须停止机器,安装好塑料薄膜,然后才能继续工作,这就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通过调整结构的调整,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包装盒实现自动端面塑封,满足流水线的高效率生产要求。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包括左右支架、前后筒架、引导辊、胀紧辊、加热槽、电机、驱动辊和下切刀,所述引导辊、胀紧辊、加热槽、驱动辊和下切刀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左右支架之间,所述电机与驱动辊相连设置在左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左右支架上的上切刀,上切刀位于胀紧辊和加热槽之间,所述上切刀设有两个刀槽和两把切刀;所述下切刀与调节支架相连,调节支架设置在左支架上;所述左右支架为丫型结构,丫型结构的两个分叉上分别设有两组引导辊,两个分叉的前后方分别设有前后筒架。
所述引导辊有四组,每组有两根,分别设置在丫型结构的两个分叉上。
所述胀紧辊有两组,每组由两根,安装在左右支架之间。
所述驱动辊有两根,安装在左右支架之间。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辊相连。
所述前后筒架上设置有安装塑料薄膜的辊筒。
所述上下切刀均为气压裁切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单位时间内塑料薄膜下降的长度,即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调节塑料薄膜在单位时间内下降的长度。
2. 该机构设有调节支架,调节支架与下切刀相连,根据需要塑封的不同纸盒的尺寸,可以通过调节调节支架的位置来设定下切刀的位置,从而调整塑料薄膜的尺寸,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纸盒尺寸塑封的要求。
3. 设有前后两个筒架,在一个筒架上的塑料薄膜将要用完的情况下,另一个筒架上的塑料薄膜随即可以补上,使得塑封流水线不间断的正常工作,两个筒架上的塑料薄膜不断交替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支架;2-右支架;3-引导辊;4-胀紧辊;5-上切刀;51-第一刀槽;52-第二刀槽;53-第一切刀;54-第二切刀;6-加热槽;7-驱动辊;8-电机;9-下切刀;10-调节支架;11-前筒架;12-后筒架;13-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塑料薄膜塑封输送机构,包括左右支架、前后筒架、引导辊3、胀紧辊4、上切刀5、加热槽6、电机8、驱动辊7和下切刀9,引导辊3、胀紧辊4、上切刀5、加热槽6、驱动辊7和下切刀9从上到下依次安装在左右支架之间,左右支架为丫型结构,丫型结构的两个分叉上分别设有两组引导辊3,每组有两根,引导辊3的下方设有两组胀紧辊4,每组也有两根,胀紧辊4主要作用就是使塑料薄膜始终处于一种有张力状态。胀紧辊4的下方设有上切刀5,上切刀5安装在左右支架之间,上切刀5有前后两个刀槽和两把切刀,为第一刀槽51、第二刀槽52、第一切刀53和第二切刀54;上切刀5为气压裁切刀;上切刀5的下方是加热槽6,用来粘贴塑料膜;加热槽6的下方是驱动辊7,驱动辊7有两根,安装在左右支架之间,在左支架上设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与驱动辊7相连;驱动辊7的下方是下切刀9,下切刀9与调节支架10相连,调节支架10设置在左支架1上,下切刀9也是气压裁切刀。左右支架的两个分叉的前后方分别设有前后筒架,前后筒架上设置有安装塑料薄膜的辊筒13。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