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入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7437.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驹崎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5C1/04 | 分类号: | B25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杜德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入机,其驱动紧固件(如钉子或螺钉)到目标物体(如木材或干墙)中。
背景技术
图9示出了传统打入机的实施例。图9示出的打入机是打钉机,其驱动紧固件(如钉子)到目标物体中,其包括主体101,在与主体101的轴线交叉的方向上从主体101的侧表面延伸的把手102,在沿着主体101的轴线方向上从主体101的下端延伸的机头部分103,以及桥接在机头部分103和把手102之间的钉盒104。
虽然未示出,气缸被设置在主体101内,被压缩空气的压力往复地驱动的驱动叶片被容纳在该气缸内。当扳机122在预定条件满足的状态下被操作时,压缩空气被供应到气缸内并且驱动叶片被压缩空气的压力驱动,以使钉子的头部被击打。
机头部分103具有引导管133,其在预定的位置保持从钉盒104供给的钉子,并且引导钉子以便弄直钉子的驱动方向。围绕引导管133的推杆140被设置在引导管133的周围。推杆140在图9纸面的纵向方向上往复地移动,并且总是在图9的纸面的向下方向被偏置。实际上,推杆140具有由图10示出的尾盖145限定的下死点。特别地,推杆140被连结到杆152,其被图10示出的发射盒150中的弹簧在向下方向偏置,但是杆152的尖端抵接到固定到主体101的尾盖145上。当推杆140被按压到目标物体100时,其相对于主体101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上移),同时压缩弹簧。换句话说,主体101相对于推杆140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下移),同时压缩弹簧。
接下来,图9示出的打钉机的操作将被描述。如图9示出的,推杆140的尖端被制造成抵接到目标物体100上。在这种状态下,推杆140刚好抵接到目标物体100上,并且没有被按压到其。当推杆140被置于示出的位置时,引导管133的尖端和推杆140的尖端之间的距离为X(mm)。
接下来,如图11示出的,主体101在向下的方向上被推动以将推杆140按压到目标物体100。接着,推杆140相对于主体101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并且主体101相对于推杆140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更具体地,推杆140相对于主体101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X(mm),并且主体101相对于推杆140在向下的方向上移动X(mm)。当在推杆140被置于示出的位置扳机122被操作时,压缩空气被供应到气缸中,驱动叶片被向下推动,并且被引导管133保持的钉子的头部被击打。接着,如图12示出的,主体101通过驱动的反作用力在向上的方向上移动,以便推杆140的尖端从目标物体100分离。通过弹簧的偏置,从目标物体100分离的推杆140返回原始位置。以上所描述的打钉机的例子在公开出版号为2009-83091的日本专利申请中被描述。
要被以上所描述的打钉机驱动到目标物体中的钉子200在以相等的间隔焊接到金属线201并且被卷绕成如图13A和13B示出的卷状的状态被容纳在图9等示出的钉盒104中。此处,当钉子200被以上描述的方式驱动时,与正被驱动的钉子200邻接的下一个钉子200被设置在打钉机中的棘爪(未示出)保持。更具体地,驱动叶片一个接一个地驱动钉子,同时强行破坏相邻钉子之间的连结。此时,在某些情况下,连结相邻钉子的金属线201的一部分在驱动叶片的外周表面和引导管133(图11等)的内周表面之间被摩擦,从而产生火花。还有,驱动叶片的外周表面和引导管133的内周表面有时也会彼此摩擦产生火花。进一步,在某些情况下,被驱动叶片推出的钉子200和引导管133的内周表面彼此摩擦产生火花。
图14示出的图表示出了当打钉机被以上描述的方式操作时,活塞(驱动叶片),主体101(图9等)以及推杆140(图9等)的位移。为了使得各个位移状态的关系容易理解,向下的方向表示正的(加的)活塞的位移量,向上的方向表示正的(加的)主体101和推杆140的位移量。还有,图9示出的X(mm)被设定为5mm。
关于图14示出的图表,活塞向下移动开始的同时主体101开始向上移动。此时,由于推杆140相对于主体101已经上移了5mm,所以在主体101向上移动的量达到5mm后推杆140开始向上移动。
在活塞的向下移动开始后的0.013秒后,主体101向上移动的量达到5mm。因此,在活塞的向下移动开始后的0.013秒后,推杆140的尖端从目标物体100分离。另一方面,在向下移动开始后的0.013秒后时,活塞没有达到下死点。更具体地,在活塞(驱动叶片)到达下死点之前,推杆140的尖端从目标物体100分离。因此,存在由以上描述的原因产生的火花从推杆140的尖端和目标物体100之间的空间飞散的顾虑。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工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工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