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7411.7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顾行发;余涛;黄祥志;孟庆岩;周珂;郭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理 经纬 网格 切分 方法 | ||
1.一种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地理切分法具体为:通过卫星、航空遥感影像及地表实测得到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双经纬网地理表达模块,对地球表面地理空间进行双经纬网规则化切分,其中,在南北纬较低的地区采用标准经纬网进行切分与表达,在南北纬较高的地区采用旋转经纬网进行切分与表达,切分后的地理切片采用切片层级行列号、标准经纬度范围、旋转经纬网范围的多种方式表达,并根据需要进行转换,从而在基于标准经纬网的地理切分方法的基础上,获得在高纬度区域的地理空间的精确表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经纬网、旋转经纬网的南北极点,以标准地理坐标(0,180)、(0,0)两点作为东极和西极,构建所述标准经纬网与旋转经纬网并存的双经纬网,形成东经、西经、北经、南经,东纬、西纬、南纬、北纬的八要素地理格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球球面的任意一点由所述双经纬网对应的两套地理坐标系统分别表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标准经纬网进行的切分、采用所述旋转经纬网进行的切分均为一种对地球表面地理空间进行规则化切分方法,其按照不同空间分辨率级别采用不同的间隔尺度,对地理空间进行经纬线切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目标对象的所在标准纬度区域,选择不同的所述标准经纬网、旋转经纬网进行切分或表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经纬网的坐标转换为所述旋转经纬网的坐标方法为:
其中,为南北经度、为东西纬度、为南北纬度、为东西经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经纬网的坐标转换为所述标准经纬网的坐标方法为:
其中,为南北纬度、为东西经度、为南北经度、为东西纬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地图切片文件采用所述切片层级行列号进行存储和构建索引,在高纬度标准经纬网区域时,采用所述旋转经纬网的坐标直接表达,或通过所述旋转经纬网坐标作为中间值,实现标准经纬网坐标与切片层级行列号的转换。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中低纬度变形小的投影方法作为基础投影方法,首先以标准地球作为投影对象,获得中低南北纬度投影图,再对旋转后的地球进行投影,获得高南北纬度投影图,最终合并表达的投影方式。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地理经纬网格切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切分法采用双重投影方式进行投影,其采用中低纬度变形小的投影方法作为基础投影方法,首先以标准地球作为投影对象,获得中低南北纬度投影图,再对旋转后的地球进行投影,获得高南北纬度投影图,最终合并表达的投影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4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行自助发盒装置
- 下一篇:基于前景背景融合的单目图像深度图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