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27379.2 | 申请日: | 2013-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罗安程;王丹;张威;陈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处理 方法 及其 处理 设备 | ||
1.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垃圾经破袋处理之后从垃圾倾倒口进入主体发酵仓;
2)首次运行时,在厌氧池内注入清水,开启循环水泵1~5h,将清水注入发酵仓内的垃圾堆中;
3)发酵仓内的垃圾进行发酵降解,垃圾中的有机质转化后形成渗滤液,根据实际情况隔天或每天开启循环水泵1~5h,将经渗滤液循环排水分管收集的渗滤液通过渗滤液循环排水总管注入厌氧池;
4)每天向发酵仓内填充垃圾,待其中一个发酵仓填满之后换到其余的空的发酵仓中,填满的发酵仓内的垃圾堆发酵10-40天后,开启出渣门,清除发酵残余物,清空后等待下一个循环使用;
5)将步骤4)中没填满的发酵仓进行上述的步骤1)~步骤3)的操作,完成一个循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构建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上盖板的厌氧池、循环水泵、水泵控制器、至少一个发酵仓,所述的厌氧池通过内部安装的隔墙分隔成多个厌氧单元池,所述的厌氧单元池的内部安装池内支架,以所述的池内支架为支撑布设生物填料,所述的厌氧单元池之间通过过水孔连通;所述的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的厌氧池相通、出水口与渗滤液循环布水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渗滤液循环布水总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阀与所述的发酵仓上部的渗滤液循环布水分管连通,所述的渗滤液循环布水分管与平行设置在所述的发酵仓上部的布水支管相连;所述的发酵仓的上方设置带有盖板的垃圾倾倒口;所述的发酵仓外侧底部设置出渣门和斜坡;所述的发酵仓内底部设置带有地漏保护罩的地漏,所述的地漏与渗滤液循环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的渗滤液循环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厌氧池连通;所述的循环水泵和所述的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的水泵控制器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泵为常规自吸式离心泵,所述的水泵控制器为时间继电器,所述的循环水泵和所述的三通阀均受控于所述的水泵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仓个数为2个,两个所述的发酵仓交替使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经隔墙分割成个厌氧单元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滤液循环布水管和布水支管末端分别设有相应直径大小的封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保护罩由底部直径为20cm、高5cm的圆柱体,顶部封口,侧面呈紧密网状,并采用耐腐蚀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滤液排水总管和所述的渗滤液排水分管均由直径为5-15cm的塑料管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仓的底部向地漏方向1:2水泥砂浆找坡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73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