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烘干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6682.0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怀国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鸿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F26B17/04;F26B21/00;F26B23/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高密市密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烘干机。
背景技术
总所周知,小麦的成熟期短暂,成熟后须立即收获并晒干储存,在小麦成熟期时,现在多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收割后,农户一般进行几天的晾晒后再入仓储存。当遇到阴雨天气时,小麦不能进行及时晾晒,容易造成小麦的霉烂,从而造成农户的经济损失;再者,采用日光晾晒占地面积大,农户的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将小麦晾干的小麦烘干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小麦烘干机包括烘干机箱,烘干机箱的顶壁前部设有进料漏斗,其结构特点是:烘干机箱内前后对应安装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包覆有两侧边与烘干机箱侧壁的内表面贴合的输送网带,进料漏斗伸入烘干机箱内的出料口处位于输送网带的后部上方,烘干机箱中部的顶壁以及侧壁上安装有多个烘干照射灯,烘干机箱的顶壁上还连接有自烘干机箱内腔抽风的引风机,烘干机箱侧壁下部设有对应引风机设置的多个透风孔,烘干机箱的后壁上还设有对应从动辊后部设置的出料口,出料口内装有承接在从动辊后部且倾斜下伸的导料板。
所述烘干机箱内还装有小麦翻动装置。
所述小麦翻动装置包括连接在烘干机箱两相对侧壁内表面之间的支撑柱,支撑柱上至少装有前后两排翻动柱,前后两排翻动柱横向错开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收获后的小麦自进料漏斗投入,小麦落至输送网带上后由输送网带进行向前输送,通过烘干照射灯对输送网带上的小麦进行模拟阳光照射,通过引风机进行空气流动,可以加速小麦的晾干速度,经过晾干后的小麦自出料口沿导料板流出;设置了小麦翻动装置,翻动柱的设置可以使小麦晾晒时进行翻动,使输送网带上的小麦全部得到烘干照射灯的照射晾晒;增强了其晾晒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自动对小麦进行晾晒和吹干,并且具有晾晒速度快的优点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小麦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小麦烘干机,其包括烘干机箱1,烘干机箱1的顶壁前部设有进料漏斗2,烘干机箱1内前后对应安装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主动辊3和从动辊4,该动力机构为电机减速机,主动辊3和从动辊4之间包覆有两侧边与烘干机箱1侧壁的内表面贴合的输送网带5,进料漏斗2伸入烘干机箱1内的出料口处位于输送网带5的后部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烘干机箱1上还可以装有前部上端固接在烘干机箱1上的进料导流板13,导流板13自前往后倾斜下伸,其上部位于进料漏斗2的出料口下方、下部位于输送网带5的上方,可以使小麦均匀落在输送网带5上,烘干机箱1中部的顶壁以及侧壁上分别安装有多个烘干照射灯6,烘干机箱1的顶壁上还连接有自烘干机箱1内腔抽风的引风机7,烘干机箱1侧壁下部设有对应引风机7设置的多个透风孔8,烘干机箱1的后壁上还设有对应从动辊4后部设置的出料口11,出料口11内装有承接在从动辊4后部且倾斜下伸的导料板1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烘干机箱1内还装有小麦翻动装置,小麦翻动装置包括连接在烘干机箱1两相对侧壁内表面之间的支撑柱9,支撑柱9上至少装有前后两排翻动柱10,前后两排翻动柱10横向错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只设置了一根支撑柱9,并且多个烘干照射灯6分为前后的两组,支撑柱9位于两组烘干照射灯6的中间,上述引风机7的进风口也位于两组烘干照射灯的中间,可以根据烘干机箱的长度以及需要晾晒程度的要求,设置多根支撑柱9,多根支撑柱9纵向间隔设置。
以上举例仅仅是对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并不构成本发明的限制。作为本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任何基于本发明并结合现有技术所作出的等同变换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鸿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鸿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6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