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注余渣盆格栅墙的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952.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巩秀民;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21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注余渣盆 格栅 浇注 料及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注余渣盆中使用的耐火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注余渣盆格栅墙的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厂钢包放完钢水后,钢包内都存有一定量的钢水和钢渣混合物,把混合物倒入到注余渣盆内,注余渣盆倒满后冷却成固体后,进行翻盆,翻盆后对冷却的固体进行人工氧气切割,切割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黄色有毒烟雾,一方面切割过程产生的高温液体极易对人体产生烧伤烫伤等伤害,另一方面氧气切割浪费大量氧气造成能源浪费,因此,会用到一种格栅墙,将格栅墙放入注余渣盆中,通过格栅墙本身的特点来阻隔形成大体积废钢块。目前,国内外具体应用到注余渣盆内的耐火材料的种类很少,一般用在注余渣盆内的是一种防粘涂料,但是,制作格栅墙的耐火浇注料未见到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注余渣盆格栅墙的浇注料,该浇注料成本低、耐高温、不炸裂,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注余渣盆格栅墙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注余渣盆格栅墙的浇注料,以重量比计,所述浇注料的组成包括65~85%钢渣、3~10%硅灰、10~30%结合剂。
上述浇注料较佳的重量比为:所述浇注料的组成包括75~85%钢渣、5~8%硅灰、15~20%结合剂。
本发明中结合剂为水泥,也可以选择其他结合剂,比如二氧化硅微粉等。
进一步地,上述浇注料优选的粒度级配为:钢渣粒度为0~20毫米,硅灰中硅含量大于等于90%。
一种用于注余渣盆的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配方称量好钢渣和硅灰,倒入搅拌机进行预混,预混时间大于等于5分钟;
2)再倒入结合剂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大于等于8分钟,最后装袋即可。
优选地,所述预混时间5分钟,所述搅拌时间为8分钟。
本发明制备的浇注料的理化指标:抗压强度(110℃×24h)≥15Mpa,抗压强度(1500℃×3h)≥45Mpa;体积密度(110℃×24h)≥2.6g/cm3,体积密度(1500℃×3h)≥2.5g/cm3,烧后线变化(1500℃×3h)为±0.2%。
本发明的浇注料在现场使用时具有耐高温,不炸裂等优点,由于该浇注料是用钢渣做骨料,使用完后不会对渣盆内的钢渣造成污染,属于钢渣循环再利用。
一种使用上述浇注料制备格栅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时把配好的浇注料倒入搅拌机,水的加入量为浇注料总重量的6~8%,搅拌6~8分钟后,倒入格栅墙模具中,用振动棒或震动平台震动3~5分钟,正常养护3~5天就可以投入使用。
优选地,水的加入量为浇注料总重量的6~7%。
优选地,一种使用上述浇注料制备格栅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时水的加入量为浇注料总重量的6%,搅拌6分钟后,倒入格栅墙模具中,用振动棒或震动平台震动3分钟,正常养护3天就可以投入使用。
本发明根据注余渣盆内钢水和钢渣的特点来设计用于注余渣盆格栅墙的浇注料,采用价格低廉的钢渣为主要原料,硅灰作为超细粉填充颗粒间的空隙,起到增加体积密度,减少气孔率等作用,水泥(尤其是普通水泥)作为结合剂来增强浇注料的强度。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的浇注料采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钢渣作为主要原料,大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
其二,本发明的浇注料在使用前的常温强度和使用中的高温强度都比较高,能满足搬运和装卸要求,并能满足一定的高温使用性能。
其三,本发明的浇注料采用钢渣做骨料,使用完后不会对渣盆内的钢渣造成污染,属于钢渣循环再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注余渣盆格栅墙的浇注料,以重量比计,所述浇注料由70%钢渣、5%硅灰、25%普通水泥构成。
一种用于注余渣盆格栅墙的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按配方称量好钢渣(钢渣粒度为0~5毫米)、硅灰(硅含量大于等于90%),倒入搅拌机进行预混,预混时间5分钟;
2)再倒入普通水泥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8分钟,最后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上的保温料仓
- 下一篇:自动粘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