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废水中砷、锑、氟的纳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824.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松;邵立南;胡建龙;郑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J20/34;C02F1/28;C02F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水中 纳米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再生 | ||
1.一种去除废水中砷、锑、氟的纳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用常规酸碱处理新树脂的方法对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
其特征在于,将预处理后的树脂依次进行以下处理:
用硝酸铈铵和高铁酸盐溶液进行浸泡,用亚铁盐和盐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浸泡还原,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浸泡后,在大孔树脂材料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纳米水合氧化铁和水合氧化铈沉淀颗粒,并在50℃条件下干燥脱水3小时,即制得负载纳米水合氧化铁和水合氧化铈的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硝酸铈铵溶液浸泡包括:
配制浓度为0.3-0.6mol/L的硝酸铈铵溶液,所述硝酸铈铵溶液的体积为所述预处理后的树脂体积的3倍,用配制的所述硝酸铈铵溶液浸泡树脂3-6小时,以离子交换树脂的静电吸附作用吸附硝酸铈离子进入树脂,时间到后,取出树脂,用体积为所述取出树脂体积的2-3倍的去离子水清洗树脂,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到所述树脂为中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高铁酸盐溶液浸泡包括:
配制浓度为0.5-1mol/L的高铁酸盐溶液,所述高铁酸盐溶液包括高铁酸钠和/或高铁酸钾溶液,所述高铁酸盐溶液的体积为所述预处理后的树脂体积的3倍,用配制的所述高铁酸盐溶液浸泡树脂4-8小时,以离子交换树脂的静电吸附作用吸附高铁酸根进入树脂,时间到后,取出树脂,用体积为所述取出树脂体积的2-3倍的去离子水清洗树脂,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到所述树脂为中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亚铁盐和盐酸的混合溶液进行浸泡还原包括:
配制PH为3-4,浓度为1-2mol/L的亚铁盐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所述亚铁盐溶液包括氯化亚铁和/或硫酸亚铁溶液,所述混合溶液的体积为所述预处理后的树脂体积的3倍,用配制的所述亚铁盐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浸泡树脂4-8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浸泡包括:
配制浓度为2-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所述预处理后的树脂体积的3倍,用配制的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树脂4-6小时后,在大孔树脂材料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纳米水合氧化铁和水合氧化铈沉淀颗粒,并用去离子水清洗树脂,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到所述树脂出水pH值为7-8。
6.一种去除废水中砷、锑、氟的纳米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为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去除废水中砷、锑、氟的纳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获得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吸附饱和后的所述吸附剂采用含2%-3%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和浸泡,浸泡时间为0.5-1小时,并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到所述树脂出水pH值为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8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NA片段的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绵羊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