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554.4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9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樊勇;熊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F21V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杨林;李友佳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液晶显示器 | ||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30)及与所述背板(30)相对设置的扩散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背板(30)和扩散板(20)之间的发光单元(40),所述发光单元(40)包括固定在所述背板(30)之上的导光条(41),以及固定在所述背板(30)之上并与所述导光条(41)的一端相对设置的光源(42),其中,所述导光条(41)包括相对设置的出光面(411)和底面(412),所述出光面(411)的横截面呈弧形,并且所述出光面(411)的顶部为朝向底面(412)的凹面,所述出光面(411)将所述光源(42)的入射光线均匀扩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41)的横截面图形以其底边(400)的中垂线(61)为轴对称,其中,在所述导光条(41)的横截面图形中,第一段线(401)为直线且垂直于底边(400),第二段线(402)、第三段线(403)和第四段线(404)均为光滑的弧线;第二段线(402)以过第二段线(402)和第三段线(403)的交点并垂直于底边(400)的直线(62)与底边(400)的交点为圆心,并且第二段线(402)具有背向底边(400)的凸形;第四段线(404)的圆心在中垂线(61)上且在底边(400)之上,并且第四段线(404)具有朝向底边(400)的凹形;第三段线(403)以连接第三段线(403)和第四段线(404)的交点与第四段线(404)的圆心的直线(63)与所述直线(62)的交点为圆心,并且第三段线(403)具有背向底边(400)的凸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条(41)的与所述背板(30)相对的底面(412)上设置有若干网点(413),所述网点(413)用于改变所述光源(42)的入射光线的方向,所述网点(413)的分布密度沿所述导光条(41)相对于所述光源(42)的一端向所述导光条(41)远离所述光源(42)的另一端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41)的与所述背板(30)相对的底面(41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柱(414),所述背板(30)上与所述第一定位柱(41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01),所述第一定位柱(414)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301)中,以将所述导光条(4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条(41)的与所述背板(30)相对的底面(41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415),所述背板(30)上与所述第二定位孔(41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02),所述第二定位柱(302)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415)中,以将所述导光条(41)固定。
6.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10)和液晶面板(11),所述背光模组(10)提供显示光源给所述液晶面板(11),以使所述液晶面板(11)显示影像,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背板(30)及与所述背板(30)相对设置的扩散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背板(30)和扩散板(20)之间的发光单元(40),所述发光单元(40)包括固定在所述背板(30)之上的导光条(41),以及固定在所述背板(30)之上并与所述导光条(41)的一端相对设置的光源(42),其中,所述导光条(41)包括相对设置的出光面(411)和底面(412),所述出光面(411)的横截面呈弧形,并且所述出光面(411)的顶部为朝向底面(412)的凹面,所述出光面(411)将所述光源(42)的入射光线均匀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5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