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5434.4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和;陈海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和;陈海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16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王***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胭脂 丰产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胭脂虫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生命健康的关注,天然色素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胭脂虫,是介壳虫,原产于美洲。寄主在多刺的仙人掌上,通常形成集群,被有白色蜡粉和丝线状覆盖物,明显易见。当一个虫体不小心被挤碎后,鲜红的颜色可清楚显示出来。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干热河谷,适于仙人掌的生长,可以发展胭脂虫的饲养。胭脂虫体内含胭脂红酸(C22H20O13),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广泛地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中,目前世界上对天然胭脂红色素需求激增,价格日高。胭脂虫的培育既可以使荒山绿化、防止水土流失,解决了林业工作者造林不见林的问题;又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弥补我国胭脂红生产的空白。
我国现有的胭脂虫培育技术因成本高、产量低,无法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且无法做到对仙人掌寄主林资源的可持续及有效利用,造成大量仙人掌寄主林的浪费。
若可以实现胭脂虫的高产培育,既解决了我国靠进口胭脂红的窘境,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还可出口创汇;而且,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本发明在室内种植模式下实现胭脂虫培育的高产、低消耗、低成本,且轮放模式使仙人掌寄主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及有效利用。本发明在尽量低的生产成本的条件下,实现产值的最大化,为我国胭脂虫培育实现产量化、规模化、商品化创造了可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包括植株布置、植株管护、接种方式、生态因子调控、采收方式、轮放培育等步骤:
1)、植株布置:植株掌片与垄方向一致,均为东北西南向,垄高18-24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68-75cm;
2)、植株管护:株高控制在四级茎片以下,植株之间挖一浇灌坑,每隔4-5天浇水一次,每次均浇到坑中水满;
3)、接种:使用纱网搭建在植株上方0-5cm处,在纱网中对应植株上方洒下胭脂虫雌成虫:
4)、生态因子调控: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3-30℃,日平均湿度控制在40-90%;
5)、采收:机械采收,使用胭脂虫采收吸收器,即利用大功率真空吸收器进行采收,功率在2000w左右,在收集桶内壁装上一圈厚度2cm左右的海绵。
6)、轮放培育:室内种植模式下,在植株培育一代胭脂虫后,将雌成虫全部采收下来,放到该代未培育胭脂虫的植株上,让已培育植株轮休,轮休期为1代,通过2)的适当管理,第三代又可在该植株上培育。同时,在轮休期间,植株会萌发更多茎片,株高、茎片长、宽、厚度也会有增加,株高要控制在四级茎片左右。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垄高20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70cm。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灌溉坑深度为9-12cm,灌溉坑坑上口直径大于下口径,上口直径尺寸为25-35cm。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接种密度为,每株植株接种10-30胭脂虫雌成虫;更优选地,接种密度为,每株植株接种20胭脂虫雌成虫。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8-30℃,日平均湿度控制在50-90%。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采收春夏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90-115天,夏秋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85-110天,秋冬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160-178天。采收时间关键:全部次成虫个体饱满,且有部分个体已开始产下幼虫。
本发明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产量上
传统培育胭脂虫:多世代培育平均每片茎片为165头雌成虫;
新技术培育胭脂虫:单片茎片最多可产456头雌成虫,平均每茎片产220头,较传统培育增产40%。
(2)植株布置
传统培育是东北西南向摆放掌片,东西向起垄,掌片与垄的方向不一致,导致仙人掌植株茂盛时茎片延伸到垄之间(即过道),不易管理。新技术让掌片与垄方向一致,植株茂盛时茎片大多都在垄的上层空间中,便于管理。
(3)种植模式下胭脂虫的培育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和;陈海游,未经张忠和;陈海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4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