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黏度壳聚糖快速止血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5150.5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江;孙雷;蒋丹;慕雷;张玉玺;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耀江;中央民族大学;中纺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44 | 分类号: | A61L15/44;A61L15/38;A61L15/28;A61L15/18;A61L1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黏度 聚糖 快速 止血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医疗用高黏度壳聚糖快速止血贴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多种凝血因子综合作用达到快速伤口止血的高黏度壳聚糖止血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壳聚糖很久前就被发现具有抗菌、止血、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等多种优越的性能而被作为止血粉应用,但作为止血材料被广泛接受还是在最近几年。壳聚糖由于带有碱性和血液pH值相似不会影响血液中蛋白质的活性,还需要强调的是壳聚糖导致的凝血过程并不依赖凝血系统,有研究表明:(1)在肝素化的人血中加入壳聚糖醋酸溶液后仍能出现凝血块;(2)在注射前列腺环素抑制血小板功能后壳聚糖仍使红细胞凝集;(3)壳聚糖可以抑制溶纤酶的活性,并降低巨噬细胞分泌溶纤酶原的能力。但由于单一的壳聚糖只能溶于稀酸水溶液中,而实际应用中残留酸的存在可能诱发炎症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目前研究中,一般使用材料复合和化学改性手段来增加可溶性,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现有的工业生产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多种基于壳聚糖的止血材料,比如壳聚糖海绵、壳聚糖凝胶薄膜和壳聚糖纤维绷带等,并且其中的一些已经获得了应用,但由于溶解度较小,单纯的壳聚糖止血产品主要是靠壳聚糖对红细胞的凝集作用产生血块实现的,如果伤口某部位出血压力较大,可能将尚未牢固的血栓冲开,因此对于较大出血效果不很理想。因此如何在发挥壳聚糖各种功能的同时,又能弥补其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一直是研究的焦点所在,现有的技术提供了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1)将壳聚糖和其他生体可吸收且具有明显止血作用的成分复合。例如,中国专利CN200310121182公开了一种壳聚糖、明胶和聚乙烯醇的生物止血敷料,在兔出血模型实验中,止血时间均为1min左右;中国专利CN200510101409介绍了一种用珍珠粉作为交联剂的壳聚糖一明胶止血敷料。对于壳聚糖纤维,可以用混纺的工艺进行材料复合,如中国专利CN200610069064推出了壳聚糖纤维与海藻纤维交联的方法;专利CN200710068650介绍了一种壳聚糖纤维与丝素纤维交联的方法。
(2)通过改性将壳聚糖制成可溶性较强的衍生物。最典型的是水溶性的羧甲基壳聚糖,可以制成水溶性的纤维或薄膜状止血材料,这类材料由于具有水溶性,吸收速度较块,但也因此造成黏附能力不强,聚集红细胞能力较弱,不适用于较长时间和较大的出血。
(3)依据壳聚糖在酸性条件下较易溶解的特性,在原料内添加生体可吸收的固体有机酸。如中国专利CN200710028001所述,在壳聚糖内添加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或抗坏血酸的干粉,可以制成海绵或凝胶状的止血材料,在使用时有机酸首先溶解,产生酸性环境促进壳聚糖溶解,经过兔耳止血实验证明,其止血时间在20s左右,而作为对照的壳聚糖明胶海绵止血时间在60s左右。
胡巧玲等提出了一种制备壳聚糖止血材料的方法:通过单向渗透膜制备壳聚糖凝胶,然后通过整体羧化、交联、增塑过程,得到具有高吸涨性的壳聚糖止血膜。
这类壳聚糖止血材料的制备主要通过加入增塑剂和部分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加强可塑性和吸涨性,但对于出血量较大的伤口,其黏附性较差和止血较慢,并且在吸涨后机械强度降低,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利用多种凝血因子综合作用达到快速伤口止血的壳聚糖止血贴的生产方法,通过严格限制壳聚糖原料的脱乙酰度、黏度和分子量范围和单面羧甲基化,使壳聚糖止血贴在保持其机械性的前提下,黏附性最大化,并通过钙离子交联复合凝血酶,在降低成本缩短工艺流程的前提下,使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快速止血的特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备高黏度壳聚糖快速止血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制备壳聚糖溶液:取一定质量的高黏度壳聚糖,加入2%乙酸溶液中,在室温下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配制成2%的壳聚糖溶液,静置脱泡,后过滤得澄清壳聚糖溶液;
(2)制备壳聚糖凝胶:将步骤(1)中取得的壳聚糖溶液在70℃下烘干1h,然后将上述壳聚糖溶液注入平底敞口模具中,并放入沉析液至壳聚糖完全沉析形成壳聚糖凝胶,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
(3)凝胶单面羧甲基化:在可密闭玻璃器皿中加入氯乙酸、异丙醇,碱化后加热至70℃,将步骤(2)获得的壳聚糖凝胶单面浸入并震荡反应30min后取出,用足量乙醇洗涤;
(4)丙三醇增塑:将步骤(3)得到的壳聚糖凝胶放入30%质量浓度的丙三醇溶液中进行增塑反应6h,取出沥干,在70℃下鼓风干燥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耀江;中央民族大学;中纺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黄耀江;中央民族大学;中纺粮油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洁净室的多用传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研磨棒直径测量用精密装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