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环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25111.5 申请日: 2013-07-30
公开(公告)号: CN103396383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0
发明(设计)人: 姚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7D301/19 分类号: C07D301/19;C07D303/32;C07D407/06;B01J31/22
代理公司: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代理人: 伊美年
地址: 215123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手性 氧化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不对称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性环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纯的环氧化物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类很好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利用手性催化剂催化烯烃的环氧化是得到此类化合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对此类反应有催化效果的催化剂有很多种。主要有金属配合物和有机小分子两大类包括Sharpless体系、手性联萘酚体系、手性卟啉体系、手性Salen配合物体系、手性酮体系、手性亚胺盐体系等。

关于Sharpless体系的报道:

1980年,Sharpless等人首次报道以Ti(OPri)4和手性酒石酸二烷基酯组成催化体系,在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催化烯丙基伯醇发生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得到手性环氧化合物,化学产率为70-90%,光学产率大于90%(参见:SaitoB.;Katsuki,T.;Sharpless,K.B.J.Am.Chem.Soc.1980,102,5974)。

关于手性联萘酚体系的报道:

(1)1997年,Shibasaki等人首次报道以Ln(OPri)3和手性联萘酚组成催化体系,在异丙基苯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催化不饱和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得到手性环氧化合物,化学产率为78-95%,光学产率83-94%(参见:SaitoB.;Bougauchi,M.;Watanabe,S.;Arai,T.;Sasai,H.;Shibasaki,M.J.Am.Chem.Soc.1997,119,2329)。

(2)2005年,丁奎岭课题组合成多种桥联的手性联萘酚,与La(OPri)3组成催化体系,在异丙基苯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条件下,能很好地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得到手性环氧化合物,化学产率为99%,光学产率83-97%。(参见:X.W.Wang,L.Shi,M.X.Li,K.L.Ding.Angew.Chem.2005,117,6520);

关于手性卟啉体系的报道:

2004年,Rose等人首次合成了手性卟啉铁催化剂,发现它们能很好地催化端烯烃发生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得到手性环氧化合物,光学产率为90-97%。(参见:Rose,E.;Ren,Q.-Z.;Andrioletti,B.Chem.Eur.J.2004,10,224);

手性Salen配合物体系:

2004年,Murahashi等人合成了新型的手性Salen-锰配合物,发现它们能很好地催化烯烃发生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得到手性环氧化合物,光学产率达到93%。(参见:Murahashi,S.-I.;Noji,S.;KomiyaN.Adv.Synth.Catal.2004,346,195.);

手性酮体系

Shi等人合成了多种手性二酮催化剂,发现它们能很好地催化端烯烃发生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得到手性环氧化合物。(参见:(a)Tian,H.-Q.;She,X.-G.;Xu,J.-X.;Shi,Y.Org.Lett.2001,3,1929.(b)Shu,L.;Wang,P.;Gan,Y.;Shi,Y.Org.Lett.2003,5,293.);

手性亚胺盐体系

2002年,Page等人合成了手性亚胺盐化合物,发现它们能较好地催化烯烃发生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得到手性环氧化合物,光学产率为60%(参见:Page,P.C.B.;Rassias,G.A.;Barros,D.;Ardakani,A.;Bethell,D.;Merifield,E.Synlett2002,580.)。

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以手性桥联芳氧基烷氧基金属化合物为催化剂催化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制备手性环氧化合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性环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催化剂合成简单、分离提纯方便、原料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且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手性环氧化合物活性高,对映选择性好,底物适应范围广,能够很好地克服现有技术在这方面的不足。

本发明用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5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