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替考拉宁手性复合膜及其在D,L-对羟基苯甘氨酸外消旋体拆分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925.7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袁黎明;何红星;艾萍;章俊辉;査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9/02;B01D67/00;B01D71/06;C07C227/34;C07C229/36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考 手性 复合 及其 羟基 甘氨酸 外消旋体 拆分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性高分子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替考拉宁手性膜及其在D,L-对羟基苯甘氨酸拆分中的应用,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手性药物是指由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组成的药物,由于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不同,因此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往往在生物体内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代谢速率及毒性等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只有一种对映体有药理活性,而另一种无显著的药理作用;对映体中,一个有活性而另一个可发生拮抗作用;两个对映体具有等同或相近的药理活性,有时两个对映体都有相近的活性,但从全面平衡仍宜选用单一对映体;两个对映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生理活性,例如其中一种对映体是食欲抑制剂,另一种则是精神振奋剂;两个对映体中一个有活性,另一个不仅没有活性反而有毒副作用。由于之前对手性药物认识的不足有了许多惨痛的教训,这些使人们认识到,药物必须注意它们不同的构型。
同领域科技人员均知,手性药物的生产一般通过手性合成和手性拆分两大途径。但手性合成目前使用的范围较窄,且对映体过剩值(e.e.%)往往较低;虽然手性拆分技术有直接结晶拆分法、非对映异构体拆分法、萃取法、酶拆分法、色谱拆分法等,但既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又节能、环保、低成本当属手性高分子膜拆分法。
D,L-对羟基苯甘氨酸(PHPG)是许多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经手性拆分后可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和L-对羟基苯甘氨酸,其中D-PHPG主要用于合成广谱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羟氨唑等。由于该类药物具有抗病效果好、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被广泛使用。我国对D-PHPG的需求量大的同时,手性合成技术还不成熟且污染较大,而手性分离技术中的膜分离具有操作简单、迅速、分离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
迄今,未见替考拉宁手性复合膜及其在D,L-对羟基苯甘氨酸拆分中的应用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通过界面聚合法在基膜表面合成一层致密的具有手性选择的聚合物,提供一种替考拉宁手性复合膜及其在D,L-对羟基苯甘氨酸拆分中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一种手性复合膜,将替考拉宁固定在膜基材上而得。
如所述的手性复合膜,是通过使替考拉宁与多功能团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固定在膜基材上。
如所述的手性复合膜,所述多功能团化合物为多元异氰酸酯或多元酰氯或多元酸酐化合物,或者同时含有两个以上的异氰酸酯、酰氯、酸酐功能团。
上述的手性复合膜由下述步骤制备而得:
a.取商品聚砜基膜用蒸馏水洗净,放入11.7×10-3mol/L的替考拉宁水溶液中浸泡24h;
b.从替考拉宁溶液中将聚砜膜取出室温竖立阴干;
c.将聚砜膜基膜表面与0.025mol/L的1,6-己二异腈酸酯的正庚烷溶液于室温下聚合反应30s;
d.将聚合好的聚砜膜在110℃的热处理温度下进行热处理10min;
e.用正庚烷、异丙醇将制备的膜分别冲洗三次,再用蒸馏水洗净。
一种氨基酸外消旋体的光学拆分方法,使用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手性复合膜。
如所述的氨基酸外消旋体的光学拆分方法,其中所述的氨基酸为苯甘氨酸、对羟基苯甘氨酸中的任一种。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手性复合膜在氨基酸外消旋体光学拆分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其中氨基酸为苯甘氨酸、对羟基苯甘氨酸中的任一种。
所述的应用,在于在于利用替考拉宁作为膜的手性功能材料制备分离膜的表层,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在基膜表面合成一层致密的具有手性选择的表层,用于D,L-对羟基苯甘氨酸外消旋体的拆分。
所述的应用,在于所述的用替考拉宁复合膜拆分D,L-对羟基苯甘氨酸外消旋体包括下述步骤:
a.取商品聚砜基膜用蒸馏水洗净,放入11.7×10-3mol/L的替考拉宁水溶液中浸泡24h;
b.从替考拉宁溶液中将聚砜膜取出室温竖立阴干;
c.将聚砜膜基膜表面与0.025mol/L的1,6-己二异腈酸酯的正庚烷溶液于室温下聚合反应30s;
d.将聚合好的聚砜膜在110℃的热处理温度下进行热处理10min;
e.用正庚烷、异丙醇将制备的膜分别冲洗三次,再用蒸馏水洗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