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4852.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译平;许亮;朱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L51/00;C08L61/06;C08K13/06;C08K9/06;C08K5/521;C08K3/34;C08K3/38;C08K3/32;C08K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酯 纳米 复合 阻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构成:磷酸酯/有机粘土纳米复合阻燃剂40~75%、阻燃协效剂3~20%、载体树脂20~40%和抗氧剂0.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构成:磷酸酯/有机粘土纳米复合阻燃剂45~65%、阻燃协效剂5~20%、载体树脂25~35%和抗氧剂0.2~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构成:磷酸酯/有机粘土纳米复合阻燃剂53~60%、阻燃协效剂10~15%、载体树脂27~32%和抗氧剂0.25~0.35%。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酯/有机粘土纳米复合阻燃剂通过下述步骤制得:
按照磷酸酯阻燃剂80~100重量份、有机改性粘土1~20重量份和硅烷偶联剂0.1~2重量份进行配料;将磷酸酯阻燃剂加热至90~100℃,加入有机改性粘土和硅烷偶联剂,保持温度搅拌3~6小时,即得到磷酸酯/有机粘土纳米复合阻燃剂。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协效剂为线性酚醛树脂、硼酸锌、次磷酸铝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树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30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酯阻燃剂为BDP、RDP和TPP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550、KH560和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其特征在于按照磷酸酯阻燃剂85~95重量份、有机改性粘土5~15重量份和硅烷偶联剂0.5~1.5重量份进行配料。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将所述重量百分比的磷酸酯/有机粘土纳米复合阻燃剂、阻燃协效剂,载体树脂和抗氧剂放入捏合机中,搅拌混合10~15分钟,起料后在真空、60℃温度下烘干,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放入双螺杆中融入、挤出、造粒,得到磷酸酯纳米复合阻燃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48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D复合膜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冲压工位板件输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