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园中趋避黑绒鳃金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3554.0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夏鸣;郭黄萍;李庆亮;黄军保;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29/00 | 分类号: | A01M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8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园 趋避 黑绒鳃 金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园中趋避黑绒鳃金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绒鳃金龟是中国苹果、桃、梨害虫中的一种,在生物学上划分在昆虫纲鞘翅目鳃金龟科下,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域,主要危害蔷薇科果树、柿、葡萄、桑、杨、柳、榆,各种农作物及十字花科等40多科约150种植物,尤其是春季以成虫为害果树幼嫩叶片,轻者造成叶片残缺,光合产能下降;重者全树叶片吃光,仅留叶柄,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从而进一步的影响结果期的挂果数量和整体质量,严重的甚至会绝收。
为了解决黑绒鳃金龟的危害,目前防治的防治方法主要由人工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人工防治,主要是利用成虫具趋光和假死习性,在成虫发生期采用黑光灯诱杀或振树捕杀,该种防治方法虽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黑绒鳃金龟的数量,从而降低其对果树的危害,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在,且大面积的布置黑光灯不仅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人工防治的成本,且还需要拉专线,非常的麻烦;而振树捕杀对操作者的体力要求较大,且整体的劳动强度较大,而取得的效果也较为有限。
农业防治,开荒垦地,破坏蛴螬生活环境;灌水轮作,消灭幼龄幼虫,捕捉浮出水面成虫。水旱轮作可防治幼虫危害;结合中耕除草,清除田边、地堰杂草,夏闲地块深耕深耙;尤其当幼虫(或称蛴螬)在地表土层中活动时适期进行秋耕和春耕,深耕同时捡拾幼虫,不施用末腐熟的秸秆肥;此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短时的对黑绒鳃金龟杀灭的目的,且清除效果理想,但是来年又会爆发黑绒鳃金龟,且该种方法只适合果树栽培前的初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在。
化学防治,采用投饲毒饵,采用化学药剂喷淋土壤,制作大范围的毒土;该种方法虽然能彻底的杀灭黑绒鳃金龟,但是其在土壤中存积的大量有毒物质会随之在水果中积聚,给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且投饲的毒饵也易被一些益鸟或其他非对象动物食用,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从而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失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果园中趋避黑绒鳃金龟的方法,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种果园中趋避黑绒鳃金龟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1)选择第一年的秋季在划分好的果园中首先播种上小麦;(2)待第二年春季将果树苗移栽入小麦田中;(3)当小麦成熟后应将其及时收割,然后在秋季再次续种上小麦麦种;(4)当果树移栽至2-4年间,可在果树的两侧行间间作小麦,间作幅度应在行间距的50%-60%,从而实现趋避黑绒鳃金龟的目的。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利用小麦能有效趋避黑绒鳃金龟的生物特性,有效的克服了传统防治方法所存在的防效差、费时费力等弊端,由于小麦种的价格较低,因此其防治成本也较为低廉,且还能在果园中增加一项小麦的收入,同时杜绝了传统化学防治的易产生的药物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果园中趋避黑绒鳃金龟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1)选择第一年的秋季在划分好的果园中首先播种上小麦;(2)待第二年春季将果树苗移栽入小麦田中;(3)当小麦成熟后应将其及时收割,然后在秋季再次续种上小麦麦种;(4)当果树移栽至2-4年间,可在果树的两侧行间间作小麦,间作幅度应在行间距的50%-60%,从而实现趋避黑绒鳃金龟的目的。
实施例1
收集30只黑绒鳃金龟,每10只分成一个实验小组,共计3组;将3组黑绒鳃金龟在间作有小麦的果园中任意的三个地方进行放飞,并跟踪观察其取食和活动情况,落在小麦上的黑绒鳃金龟没有取食小麦,而是很快就飞离了麦田,也没有观察到从地面小麦上飞到果树上的现象,可见小麦对黑绒鳃金龟有很强的趋避作用。
实施例2
收集25只黑绒鳃金龟放入到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然后再在该容器混入苹果树叶、梨树叶、山楂树叶、小麦苗叶和草莓叶片,24小时后取出观察取食情况,苹果树叶、梨树叶和山楂树叶均被啃食,而小麦苗叶和草莓叶片未被啃食,可见在自由采食过程中,小麦苗叶和草莓叶片可对黑绒鳃金龟有很强的趋避作用。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钗石斛原生态垒石栽培方法
- 下一篇:油脂组合物及使用该油脂组合物的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