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汉麻混纺色织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3348.X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瞿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新达纬编厂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6P1/38;D06P3/85;D06P5/04;D06L3/00;D06M15/03;D06M15/333;D06M13/0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汉麻 混纺 织机 面料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棉/汉麻混纺色织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汉麻是一种绿色功能纤维,具有吸湿透气、手感凉爽、抗静电、防霉抗菌等特点,利用其优异的性能,可以开发许多功能性的纺织品。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大背景下,单一原料的纺织品很难脱颖而出,因此加大混纺产品的开发是必然趋势。将汉麻纤维与其他天然纤维、合成纤维以及新型纤维混纺,如汉麻与棉、羊毛、天丝、木代尔、竹浆纤维,微孔聚醋纤维等混纺,可实现优势互补,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服用纺织品。
然而汉麻纤维的刚性大、比较脆硬,纤维抱合力及长度整齐度差,含有较多的麻粒,不易纺纱;纤维表面裂纹较多,果胶和纤维素的含量高达3.4%~10%,使染色、引纬等操作困难。因此,汉麻混纺织物面料的制备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棉/汉麻混纺色织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能够解决汉麻纤维不易纺纱、染色、织造等问题,制备出兼具汉麻和棉的优异性能的混纺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棉/汉麻混纺色织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经纱和纬纱;b)染色;c)浆纱;d)织造成面料布;e)面料布的后整理。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为棉纤维、汉麻纤维,比例为65: 35,纺制的经纱和纬纱的细度均为14.8tex。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b)中,染色工艺主要包括:前处理、染色、固色和烘干;其中前处理工艺采用110℃×45min含1.5g/L烧碱的低碱高温氧漂温和工艺;染色采用含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在GF241HLC-152型染色剂上进行;固色剂选用有机硅;在STALAM射频烘干机上烘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浆纱配方由变性淀粉、PVA、丙烯、蜡片组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纱线在喷气织机上按照1: 1的经纬股数比采用平纹组织编织成面料布,该面料布的经、纬机织密度为428﹡270根/10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e)中,面料布的后整理工艺包括:烧毛-退浆-烧毛-丝光-液氨-中和水洗-免烫-焙烘-水洗-洗后拉幅-预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棉/汉麻混纺色织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解决汉麻纤维不易纺纱、染色、织造等问题,制备出兼具汉麻和棉的优异性能的混纺面料,该面料具有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抗霉防菌等优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棉/汉麻混纺色织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一种棉/汉麻混纺色织机织面料的制备工艺的工序步骤图,该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经纱和纬纱;b)染色;c)浆纱;d)织造成面料布;e)面料布的后整理。
实施例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a)制备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的原料均选择棉纤维、汉麻纤维。在纺纱之前,先对汉麻纤维进行预梳理,以去除部分粗纤维,提高成纱质量,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柔软剂对汉麻进行养生处理,以提高其可纺性,柔软剂的用量为刚好没过汉麻即可。棉/汉麻采用涡流纺工艺按65: 35的比例进行纺纱,经纱和纬纱的细度均为14.8tex。
b)染色:染色工艺主要包括:前处理、染色、固色和烘干。其中前处理工艺采用低碱高温氧漂温和工艺,以去除汉麻纤维中的果胶和木质素,同时又不破坏纤维的强度,工艺条件为110℃×45min,烧碱用量为1.5g/L;染色采用含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在GF241HLC-152型染色剂上进行,同时加入尿素作活性物提高染料的熔解性;固色剂选用有机硅;在STALAM射频烘干机上烘干。
c)浆纱:由于汉麻混纺纱钱也有毛羽多、弹性差等缺点,所以合理的浆纱工艺对于汉麻的加工非常重要。所用的浆纱配方由变性淀粉、PVA、丙烯、蜡片组成,上浆工艺为车速50 m/min,上浆率13%~14%,上浆温度80~90℃,预压浆力14 kN ,主压浆力20 k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新达纬编厂,未经常熟市新达纬编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猪床结构的猪舍
- 下一篇:一种充电系统、供电终端和接收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