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测试与智能修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3261.2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文红;蒋屹新;唐杰;郭晓斌;董旭柱;李鹏;陈华军;陈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1/07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系统安全 测试 智能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测试与智能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模块:
测试项目表模块:包括根据安全标准定制的安全等级表,根据特定业务对终端的安全需求设计的业务需求表和结合业务安全需求制定的安全测试表,均包含父项与子项,一个父项包含多个子项,以数据库形式存于计算机上并实时更新;
终端测试模块:包括测试用例库,根据测试项目表的驱动,依次调用测试用例库中的测试用例对终端的各项安全指标执行测试,输出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评估模块:根据测试中得到的终端测试结果分析测试项目是否达到业务需求的安全等级或符合安全标准的程度,评估方法结合专家评估与高性能评估算法;
修复表建立模块:结合测试评估结果与业务安全需求,提取出必要的修复项目,并建立修复表;
修复表优化模块:计算修复表项,分析出修复重点项目与非重点项目,并驱动修复模块对测试终端进行修复;
修复模块:根据优化修复表的驱动协同急救包对系统进行修复,并在修复后驱动测试模块进行验证测试;
急救包模块:包含必须的修复程序和系统补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测试与智能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端包括一台或多台计算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测试与智能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打印机,打印机与终端测试模块连接,打印出移动终端各项目的测试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测试与智能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安全标准和业务安全需求定制安全等级表、业务需求表和安全测试表;
S2:对安全测试表中的业务项目进行安全测试:安全测试表的各子项调用测试用例库中对应的测试用例对移动终端的各项目进行测试,不同的业务项目根据业务特点使用不同的用例库,测试结果判定为通过与不通过或者按安全等级高低结合专家评估打分的方式量化到0~9的范围;
S3:建立修复表:将测试结果与业务需求表进行对比,若测试结果达到安全需求则测试完成,否则,将移动终端测试未达到安全需求的项目Ji.j加入到修复表中;
S4:修复表优化模型建立与计算:对步骤S3得到的修复表,建立优化模型图,针对模型图中每一个父节点分别构造判断矩阵A,并按以下步骤计算各节点的权重值νij并将νij由大到小排序:
S401:将A的每一列向量归一化:
S402:对归一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求和:
S403:将向量
S5:修复模块协同急救包,对优化修复表中权重排名前n的项目νij进行修复,修复成功后,将修复项νij和剩余未恢复的项Ji.j构成新的安全测试表,返回执行步骤S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测试与智能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的判断矩阵A定义为对同一层次的指标两两比较其相对重要性得出相对权值的比值,其计算方法为:
A为n×n的方阵,主对角线元素为1,aij=1/aij,i≠j,i,j=1,2,3,…,n,aij>0,aij为i与j两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26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