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3012.3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刚;王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4 | 分类号: | E04G11/44;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楼盖 防水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它属于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蓄水的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具有极好地隔热性能,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充分蓄积和利用雨水,实现全年免灌溉维护。从大局看,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大量采用则可有效消除城市雨洪灾害。
但是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在大量蓄积雨水的同时,必然会加大屋面的荷载,这将使建筑楼盖本体的建设(或加固)成本有所增加。
本发明中的术语解释:
密肋楼盖:密肋楼盖是由钢筋混凝土薄板和间距较小的肋梁组成的平屋顶结构,分单向密肋楼盖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密肋楼盖一般用于跨度大而且梁高受限制情况,当建筑的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方形时,常采用双向密肋楼盖形式。一般情况下把肋距≦1.5m的单向或双向肋形楼盖称为密肋楼盖,双向密肋楼盖由于双向共同承受荷载作用,受力性能较好。
种植屋面:在防水层上铺以种植土,并种植植物,使其起到防水、保温、隔热和生态环保作用的建筑屋面和地下工程顶板称为种植屋面。
蓄水覆土种植屋面:蓄水覆土种植屋面是以建筑屋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并栽种植物的一种种植屋面处理方式。其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减少灌溉的频次。适当选择其蓄水层的厚度,可以实现全年免灌溉维护。
蓄水层:在屋面池状防水层上蓄有一定高度的水,为支持上部滤水层和种植层,在水层内填入轻质多孔骨料所形成的构造层。蓄水层可蓄积大量雨水,长期为植物提供水分,同时也起到隔热降温作用。
滤水层:位于蓄水层和种植层之间的构造层,可阻止种植层中的土壤进入蓄水层并使种植层多余的水能顺畅到达蓄水层,该构造层可使蓄水层中的水通过毛细现象向种植层的植物根系供应水分。
床埂: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上砌筑的小矮墙,以将屋面划分为若干区段。
溢水孔:在床埂上开的孔洞(孔中宜预埋软式透水管或填充挡土透水材料),使各区段相互连通,当蓄水覆土种植屋面各区段的水位上升至超过蓄水层高度时,多余的水会沿溢水孔溢流排走。
现有技术中,密肋楼盖由钢筋混凝土薄板和均匀密布的肋梁组成,普通的密肋楼盖的做法是将密肋梁做在混凝土薄板的下表面,使得楼盖的上表面呈一平整的表面,以便于楼盖的维护和使用。例如中国专利200710095944.X公开的“一种现浇肋预制盆组合的密肋楼 盖”,包括现浇钢筋砼肋1、预制盆2,其特征在于预制盆2间隔设置,盆口朝下,预制盆2之间的间隔为现浇钢筋砼肋1,预制盆2的底板3伸出钢筋4或钢筋网5锚固于现浇钢筋砼肋1的上部内,预制盆2的盆侧壁6构成钢筋砼肋1的立贴肋壁,现浇钢筋砼肋1与盆侧壁6共同构成叠合明肋,预制盆2的底板3充当楼盖的直接承力结构板。
上述结构的密肋楼盖存在如下的缺陷:
首先,将普通密肋楼盖用于蓄水覆土种植屋面,楼盖上方还需砌筑床埂并做水池状的具有耐植物根穿刺的防水层,以便制做蓄水层,使工程造价有所提高。其次,密肋梁位于混凝土薄板下方,从室内观察影响美观。如果吊顶,则吊顶内部的空间难以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蓄水覆土种植屋面的、造价低廉且能充分利用雨水的建筑密肋楼盖的防水模壳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雨水利用的密肋楼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
a、首先预制防水模壳,防水模壳为开口向上的箱体结构;
b、在准备浇筑混凝土楼盖的常规模板上按常规方法设置钢筋混凝土用钢筋;
c、将防水模壳设置在混凝土楼盖浇筑的常规模板上,形成矩阵排列分布的防水模壳阵列,控制好防水模壳底面与常规模板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水模壳之间的距离;
d、设置密肋梁钢筋;
e、浇筑钢筋混凝土薄板和密肋梁,防水模壳的底板作为控制混凝土薄板的厚度的模板,防水模壳的侧壁构成控制现浇密肋梁的高度和宽度的立模板;
f、最后在密肋梁浇筑并养护完成后,在钢筋混凝土密肋梁与模壳的结合部的顶部设置防水密封层,对钢筋混凝土密肋梁顶部进行防水处理,并使得所有防水模壳上的防水密封层连成一个整体。
一种便于雨水利用的密肋楼盖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
a:清理掉既有建筑混凝土屋盖上的保护层、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直至露出混凝土屋盖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3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