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爬树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2440.4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洪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满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23/20;A43B13/12;A4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8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爬树 | ||
技术领域
本发或者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人爬树使用的鞋,属于轻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鞋的种类有各种各样,地面上使用鞋不必说明了,用于攀爬的鞋也有很多,如电工用于爬电线杆带半圆环的电杆攀爬 鞋,用于集装箱攀爬的专用勾锁鞋等等。
很多动物有灵活爬树的功能,如松鼠、蛇、蚂蚁、猴子等,这些动物都有适合爬树的肢体结构:松鼠有带勾的爪子,蛇有绳子一样的缠绕身材,猴子的手指较长等。人类也能爬树,但是却没有其它动物那么灵活了,人类的肢体越来越发展到连平地行走也要依靠鞋子和交通工具了。虽然人类已经进化到不是猴子了,人类不用整天爬树找食了,但有时候人类还要爬树,例如:观察远处的影物、摘果子、躲避追赶、树上安装彩灯等。人类由于肢体不适合于爬树很难向上前进,很容易滑落,很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使人类能更灵活地爬树,本人发明了一种爬树专用鞋,它能帮助人快速地向上爬树,在地上又能被人穿着正常行走。爬树鞋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爬树鞋分鞋底、左右鞋对侧面、鞋包脚面,鞋底有一块钢板,鞋对侧面也有一块长形钢板,鞋底的钢板和鞋对侧面的钢板相互垂直焊接,鞋对侧面钢板上部焊接有数个尖利的钢勾,钢勾尖口斜向下,鞋底的钢板和橡胶层接合,鞋底的橡胶层和包脚面料接合。
人类爬树干时应该双手抱住树干,以免人向后翻倒,因此人爬树干时用手支持人身体向上的力很少。人类爬树干时的脚担负的任务可就大了,脚不但要夹住树干让脚和树皮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支持人的整个身体不因重力而下滑,当人向上攀爬时人的两只脚还要交换单独接触树干,这时需要脚和树干的摩擦力更大了,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攀爬光滑树皮的树干很艰难的缘故。但有的动物却能在很光滑的树干上攀爬,如松鼠,这些动物的四肢上有带勾的爪子,尖利的勾在向上攀爬时能刺进树干的树皮内部制造比动物本身重力更大的向上的支持力,由于这些尖利的勾口向下,当动物向上提起爪子时很容易地把勾从树皮里抽出来。但类的爬树鞋也模仿松鼠的爪结构并不成功,松鼠与人类的肢体结构不同样,人类的腿足长度相对于身体长度过长,人类如果象松鼠那样把足放在肚子下部爬树,那么人的重心就过于偏离树干,这就非常的危险。如果我们只模仿动物的爪勾结构,不模仿爪结构,让尖勾安装在爬树鞋的侧面,那么人类爬树就可以夹住树干向上攀爬,人的重心就很贴近树干,这就安全多了。
爬树专用鞋的仿动物尖勾安装在鞋的两鞋对侧面,这样就产生了很多问题:爬树鞋的侧面必须能担当起支持超过人身体的全部的重量,这样人才能向上攀爬;爬树鞋在没有用作爬树前或爬树后也应当能用作在地面上行走;爬树鞋也不能过于笨重等。爬树鞋的两鞋对侧面安装有尖勾,这些尖勾在人爬树时插进树皮内使鞋很容易就成一个比人身体重量更大的向上支持力,但这个支持力却在鞋的侧面,一般鞋的支持力都在鞋的底面,如果我们就把侧面和底面很牢固、稳定地连接起来,那么爬树鞋就成功了。爬树鞋的底面和侧面要作牢固、稳定的连接,应当使用钢板较好,因为钢板还可以焊接尖勾,但钢板也就成底面过于硬板,不宜于地上轻松行走,如果我们把底面钢板两面都沾合软橡胶,这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爬树鞋的包脚面可以使用真皮材料或一些韧性很好的纤维布材料,包脚面的结构可以采用绑鞋带式,例如象绑鞋带式的足球鞋那样的包脚面,这样人脚就不轻易抽滑出来了。
爬树鞋的有益效果是:爬树鞋的模仿动物的爪勾结构但不模仿动物的爪结构,爬树鞋的尖勾安装在双鞋的对侧面,使爬树鞋更适合于肢体很长的人类夹着树干向上爬树,爬树时人的重心更贴近树干,爬树鞋增加人爬树的支持力的稳定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爬树鞋的双鞋对侧面结构图。
图2是爬树鞋的鞋底钢板结构图。
图3是爬树鞋的中间剖面图。
图中,1.鞋带,2.鞋包脚面,3.尖勾,4.侧面钢板,5.橡胶层,6.底面钢板,7.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爬树鞋作进一步的实施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满,未经洪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2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