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葡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基质及假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22317.2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邹瑜;林贵美;吴代东;牟海飞;张进忠;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组培苗 营养 假植 基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葡萄的种苗繁育技术,特别涉及毛葡萄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技术。
背景技术
毛葡萄为植物界之一植物种类。该植物于植物分类表上,归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鼠李目(Rhamnales)葡萄科(Vitaceae)。毛葡萄鲜果含多种维生素、各种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花色素双糖苷、超氧化歧化酶(SOD)及白藜芦醇(RES),具有软化血管、抗衰老、防癌等作用。毛葡萄的特点为酸高、糖低、皮厚、单宁多、色素浓、香味独特,是酿造红葡萄酒的好原料。利用毛葡萄浆果为原料,酿造加工出的葡萄酒,以其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野生毛葡萄酒知名度和认识度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毛葡萄的需求量猛增,出现原料供应难的问题。野生毛葡萄的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人工种植。科技人员在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株原生种两性花野生毛葡萄单株,这一发现为野生毛葡萄实现人工种植提供了条件。2011年3月,‘野酿2号’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来,经过专家不断深入的研究,克服了毛葡萄栽培上的很多难题,真正实现了毛葡萄由野生走向家植。
毛葡萄苗木繁育通常采用“三步假植育苗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对品种圃中的两性花株系取嫩枝进行组培;组培苗假植,基质为80%红泥+20%沙;两性花毛葡萄组培苗经假植,长到一定高度后,取其嫩枝扦插;经过扦插后的组培苗,形成了完整根系和叶片,即可挖取至营养杯培育。目前常用的营养杯为塑料材质,然而塑料营养杯的透气性、融水性和融土性都不理想,在营养杯培育过程中常出现基质板结,葡萄的根系因无法穿透容器壁而形成窝根、稀根、腐根等问题,严重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同时造成葡萄植株的抗性和生长速度降低,对葡萄植株今后的生长也产生重大影响。在移植时,还需将塑料营养杯去掉,增加工作负担,影响效率。塑料的营养杯丢弃后,由于不易被分解,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基质的选择上常选用纯塘泥,由于过度板结,假植成活率较低,纯红泥为基质也有类似现象,以沙为基质疏松透气,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基质的营养匮乏不能及时提供生长所需养分,并且基质保水能力弱,使得成活的苗长势迟缓或者在中后期生长不佳。
因此,如何选择适合的营养杯及栽植基质,从而提高毛葡萄幼苗的成活率、抗性和生长速度,成为业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毛葡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的方法,以提高毛葡萄苗木的成活率、植株抗逆性和生长速度,减少育苗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毛葡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基质,按体积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红泥45%~50%,泥炭40%~50%,腐熟农家肥1%~5%。研究指出作为基质的材料其总孔隙度应该在54%~96%范围内,大小孔隙比在0.25~0.67的范围,此配比的混合基质总孔隙度为62.3%,大小孔隙比为0.3,即通气性能较好,持水能力也符合作为基质的条件。
优选的是,一种毛葡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基质,按体积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红泥50%、泥炭48%、腐熟农家肥2%。
一种毛葡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体积百分比为:红泥45%~50%、泥炭40%~50%、腐熟农家肥1%~5%的比例配置毛葡萄假植基质,装入无纺布营养杯;
(2)选苗,选取经过扦插后形成了完整根系和叶片的组培苗;
(3)假植,将步骤(2)中的组培苗移植到步骤(1)中的无纺布营养杯中假植。
优选的是,所述毛葡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方法步骤(1)中,在营养杯中基质的上层平铺1cm细沙。
优选的是,所述的无纺布营养杯采用直径为8cm,长为12cm的无纺布有底容器。
本发明的毛葡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毛葡萄组培苗营养杯假植过程中采用红泥+泥炭+腐熟农家肥的混合基质,此基质明显优于传统基质,育苗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苗木生长的中后期,仍然能保证养分供应充分,使得苗木长势良好,并能满足下一步的持续采穗操作需要,质轻便于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2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