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配制酒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21995.7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魏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光春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C12G3/04;A61P29/00;A61P17/04;A61P9/10;A61P3/10;A61P3/06;A61P9/12;A61P7/02;A61K35/56;A61K35/5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活血化瘀 舒筋通络 配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酒,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配制酒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泡酒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 醪醴说的就是药酒。时至今日,药酒仍在普遍使用。药酒是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得到的澄明液体制剂,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中药中一些有效成分能够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能够充分发挥效力,提高疗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了现代人容易发生气血阻滞、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症。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宣称开发出了活血化瘀等功能性保健酒,但是这些中药酒大多采用药材直接浸泡或者渗漉等传统方法配制,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成分比较单一,对中药的有效成分的利用还比较低,保健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配制酒及其生产工艺,用以解决现有方法将药材直接在酒中浸泡或渗漉提取,有效成分溶解少、成分较单一、保健功能较差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配制酒,该配制酒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配比制成: 制独活15~180份,汉防已(粉防己)15~180份,桑寄生20~350份,羌活10~150份,乌梢蛇15~200份,川牛膝15~180份,附子15~180份,地龙15~200份,当归10~150份,杜仲10~150份,苍术15~180份,蕲蛇15~200份,藿香15~200份,防风10~150份,玉竹10~150份,黄精15~180份,蜈蚣15~200份,蝎子15~200份;
制备上述用于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配制酒的生产方法是:将制独活,汉防己,桑寄生,羌活,乌梢蛇,川牛膝,附子,地龙,当归,杜仲,苍术,蕲蛇,藿香,防风,玉竹,黄精,蜈蚣,蝎子等药材分别粉碎至40目细度的粒料,按所述重量配比加适量水混合;将粒料放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机的萃取釜中,使用乙醇夹带剂,以15~30L/min的流量向萃取釜中通入压力为10~30Mpa、温度为35~55℃的 CO2进行萃取,将萃取后饱含溶解物的CO2送入分离器处进行分离,使萃取物从CO2中析出,对萃取物进行过滤,得到萃取液;将萃取液投入到酿制好的白酒(酒精度38~59%vol)内,待充分浸泡、溶解30~40天后,进行过滤和灌装即得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机包括CO2储罐、高压泵、萃取釜、分离器,所述CO2储罐右侧设置有高压泵,高压泵右侧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右侧设置有萃取釜,萃取釜右侧设置有分离器,所述CO2储罐、水浴池、压缩机、萃取釜、分离器均用管道顺序连接,所述分离器与CO2储罐之间还设置有CO2液化器,分离器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光春,未经魏光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1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