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机械结构和相应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321717.1 | 申请日: | 2013-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C.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B81C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杨国治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机 结构 相应 制造 方法 | ||
1. 微机械结构,具有:
衬底(1;1'),所述衬底具有一上侧面(OS;OS');
在所述衬底(1;1')中在所述上侧面(OS;OS')上构造的微机械的功能结构(M、F、S1、S2);以及
在所述衬底(1;1')的上侧面(OS;OS')上方构造的印制导线系统(L、V;LB);
其中,所述印制导线系统(L、V;LB)具有至少两个非传导性材料(10)的绝缘层(10)和一在所述绝缘层之间的传导性材料的印制导线层(L)。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械结构,其中,在最上部的印制导线层(L)和所述衬底(1;1')的上侧面(OS;OS')之间具有一空腔(H2)。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械结构,其中,所述空腔(H2)横向地通过由所述印制导线层(L)和位于所述印制导线层之间的镀通孔(V)构成的堆叠顺序部(VB)进行限定。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机械结构,其中,所述微机械的功能结构(M、F、S1、S2)被一具有至少一个印制导线的印制导线系统(LB)过度张紧,所述印制导线系统横向地紧固在所述堆叠顺序部(VB)上。
5. 按照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结构,其中,所述空腔(H2)通过一封闭层(VS)封闭。
6.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结构,其中,所述微机械的功能结构(M、F、S1、S2)具有一能够偏转的质量装置(M)。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机械结构,其中,一个或多个以传导性材料包裹的、绝缘层(10)的块(B1、B2)布置在所述质量装置(M)上。
8.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结构,其中,在所述微机械的功能结构(M、F、S1、S2)下方在所述衬底(S;S')中设置另一空腔(H1)。
9. 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机械结构,其中,所述衬底(1;1')是单晶的硅衬底(1)或者单晶的SOI衬底(1')。
10. 用于制造微机械结构的方法,具有下列步骤:
制备一衬底(1;1'),所述衬底具有一上侧面(OS;OS');
在所述上侧面(OS;OS')上敷设并且结构化一蚀刻掩模层(10a);
在所述衬底(1;1')中在所述上侧面(OS;OS')上在采用所述蚀刻掩模层(10a)的情况下通过一蚀刻过程来构造一微机械的功能结构(M、F、S1、S2);
封闭所述蚀刻掩模层(10a);并且
在所述微机械的功能结构(M、F、S1、S2)上方构造一印制导线系统(L、V;LB),其中,所述印制导线系统(L、V;LB)具有至少两个非传导性材料(10)的绝缘层(10)和一在所述绝缘层之间的传导性材料的印制导线层(L)。
11.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最上部的钝化层(10)和所述衬底(1;1')的上侧面(OS;OS')之间构造一空腔(H2)。
12.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横向于所述空腔(L),以如下方式形成一由所述印制导线层(L)以及位于所述印制导线层之间的镀通孔(V)构成的堆叠顺序部,使得所述空腔(H2)通过所述堆叠顺序部(VB)横向地限定。
13. 按照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腔(H2)通过一封闭层(VS)封闭。
14. 按照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印制导线系统(LB)被紧固在所述堆叠顺序部(VB)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17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的透气间隙定距结构
- 下一篇:一种前模顶针镶件的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