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排一体式底板锚固钻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21523.1 | 申请日: | 2013-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马占国;蒋众喜;张帆;刘占斌;张新立;杨玉树;陈贵阳;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D2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排一 体式 底板 锚固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钻排一体式底板锚固钻机。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极大,致使煤炭工业不断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我国多数煤矿由于煤岩性质、埋深、地应力等原因,巷道底鼓破坏严重,影响了巷道使用,制约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底板加固治理任务艰巨。
现阶段,锚杆支护是煤矿底板加固治理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国内专门针对煤矿巷道底板的锚固设备研制很少,并且底板锚固钻机在钻进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度,但是其对巷道底板支护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而现在典型的锚固设备所使用的湿法钻孔方式是将有固定的水源提供的高压水直接注入旋转的中空钻杆中,将形成的泥水混合物通过钻杆与煤(岩)层的间隙挤压出来。该种湿法钻孔方式在煤矿底板进行作业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首先,挤压出来的泥水混合物随钻杆四处飞溅不能收集,影响了巷道的运输和工人的安全,同时底板围岩浸水软化加剧了底鼓问题;其次,传统的钻孔机具在底板施工时,容易发生卡钻和堵孔,退钻、清孔工作极为繁琐,严重影响了底板锚固的施工效率;第三,若采用湿法钻孔方式对巷道底板进行打孔,底板钻孔内定会充满大量的水和岩粉,影响锚杆支护质量,降低支护效率,另外还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第四,在工况恶劣或者限制水源使用的巷道,传统的湿式除尘系统可能无法正常工作,致使钻孔中的煤(岩)粉进入巷道,加剧了巷道粉尘治理的难度,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底板钻固,既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又能收集钻进时产生的岩粉、防止粉尘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同时还能及时抽出钻孔内的水,提高支护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巷道底板围岩稳定性的钻排一体式底板锚固钻机。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钻排一体式底板锚固钻机,包括推进气缸、马达、操作臂、扭矩调节器、消音器,所述的推进气缸上设有支架连接件,推进气缸前端与马达的尾部相连,推进气缸与马达的连接部设有操作臂,马达的外围设置消音器,马达前端经扭矩调节器连接有优化水循环机构,所述的优化水循环机构包括传动轴、套装在传动轴上的滤水循环器;所述的滤水循环器包括岩粉收集盒,岩粉收集盒的一侧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下方设有抽压泵,岩粉收集盒的另一侧设有与抽压泵的出口相通的清水通道,清水通道的入口处设有外部水管接口;所述的传动轴前端开有内壁上布有多个清水输入孔的环形内凹槽,后端开有内壁上布有多个吸污孔圆柱形内凹槽。
所述的抽压泵出口处设有单向阀。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传动轴上设置了吸污孔和清水输入孔,清水孔通过钻杆向钻孔内注入清水,除去钻进过程中产生的岩粉;提高钻进效率;降低钻头温度,延长钻头使用寿命。通过抽压泵抽的效果使得钻孔内的泥浆(水与岩粉的混合物)抽入钻杆内管,最终通过吸污孔进入泥浆腔,泥浆腔被过滤网分为两部分,进入泥浆腔的泥浆被过滤后,一侧为岩粉,一侧为清水,清水侧安装有抽压泵,抽压泵将清水抽入清水通道后通过清水输入孔进入钻杆,从而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即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又达到除尘的效果,同时在水源缺乏的巷道同样也能用。抽出了钻孔内的泥浆,提高了支护效率,加快巷道施工。有湿法钻孔的效果,又解决了在工况恶劣或者限制水源使用的巷道内湿式除尘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困境。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具有广泛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优化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网;2-抽压泵;3-岩粉收集盒;4-吸污孔;5-清水输入孔;6-传动轴;7-推进气缸;8-马达;9-操作臂;10-支架连接件;11-扭矩调节器;12-消音器;13-外部水管接口;14-单向阀;15-清水通道;16-泥浆腔;17-优化水循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1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干燥机的滚筒结构
- 下一篇:车载终端SIM卡连接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