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模组及应用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9810.9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应用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日趋多功能化,镜头模组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及个人数字助理等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工艺和价格问题,有时常常需要用自带红外线滤光片的镜头模组匹配通过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COB)封装方式封装的影像感测器(sensor)。镜头模组一般包括镜头和镜座,镜头和镜座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但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时,在组装的过程中,由于镜头与镜座接触产生摩擦,从而螺纹接触处会产生颗粒或灰尘,产生的颗粒及灰尘难以控制。此外,由于镜头是自带红外线滤光片(即红外线滤光片并非设置于镜座内),如果采用COB sensor,此时产生的颗粒和灰尘会直接掉落于sensor的感光面,导致较小的颗粒或灰尘也会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影响图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产生的颗粒和灰尘直接掉落于影像感测器表面而影响图像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镜头模组及应用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
一种镜头模组,用于防止灰尘掉落于影像感测器,包括:
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呈筒状,所述镜筒内设置有镜片和滤光片,所述镜筒的一端沿所述镜筒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防尘结构,所述防尘结构可防止灰尘直接掉落于影像感测器表面;及
镜座,所述镜座与所述镜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镜座为中空状,所述镜头收容于所述镜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筒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镜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所述防尘结构为所述镜筒靠近所述影像感测器的一端沿所述镜筒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的突出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的周缘抵接于所述镜座的内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朝向所述镜筒的一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能够收集螺纹连接处掉落的灰尘或颗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中与所述镜筒相对的侧壁为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面与所述镜筒的轴向方向形成的角度范围为30度~6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座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镜筒远离所述影像感测器的一端沿所述镜筒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远离所述镜筒的一端沿平行于所述镜筒的轴向方向延伸形成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形成所述防尘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座的侧壁上部与侧壁下部之间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外螺纹设置于所述镜座侧壁上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弯折部间隔相对,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弯折部之间涂有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将所述第二突出部粘接于所述镜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筒的侧壁与所述镜座的内侧壁间隔设置。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影像感测器及如以上所述的镜头模组,所述影像感测器位于所述镜头模组的底部,所述影像感测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上述镜头模组及应用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设备,影像感测器与电路板电连接,影像感测器位于镜座的底部,镜座与镜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且镜头收容于镜座的收容槽中,因为镜头的端部沿镜头的径向方向延伸形成有防尘结构,故而在镜头与镜座接触处摩擦产生的颗粒及灰尘不会掉落于影像感测器的表面,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中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镜头模组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镜筒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中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