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负荷可调循环流化床脱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9342.5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海;陆振岳;刘强;付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可调 循环 流化床 脱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负荷可调循环流化床脱硫方法,属于烟气脱硫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燃煤、燃油、燃气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排入大气,易造成酸雨,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我国有关环保法规对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提出了严格的控制标准要求。
燃煤污染控制方法有多种,通常分为三类,即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烟气脱硫),其中烟气燃烧后脱硫被认为是控制SO2污染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目前已得到应用并继续发展的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四种:湿式石灰石/石膏吸收法、干式喷雾干燥净化工艺、炉内喷钙后增湿水活化法和循环流化床烟气净化工艺(CFB-FGD)。
循环流化床烟气净化工艺(CFB-FGD)是将加入反应塔的Ca(OH)2粉末与烟气中的SO2及烟气中的其他成分如SO3、HCl、HF等酸性气体充分接触混合,反应塔入口处喷入的雾化水一方面降低烟气温度,保证最佳反应条件,另一方面在Ca(OH)2粒子的表面形成液相,使得在酸碱两性物质混合的反应塔内,反应能够充分、快速的进行。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内,Ca(OH)2粉末、烟气及喷入的水分,在流化状态下充分混合,并通过Ca(OH)2粉末的多次再循环,使得床内参加反应的Ca(OH)2量远远大于新投加的Ca(OH)2量,即实际反应的Ca/S比远远大于表观Ca/S比,从而使SO2、SO3等酸性气体能被较充分地吸收,实现高效脱硫和脱硫剂的高效利用。
但现有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存在以下的问题:按锅炉满负荷设计的反应塔在较大的烟气量负荷变化时,反应塔内压损变化较大,影响脱硫系统正常运行,影响脱硫效果。因为设计反应塔时,应保证满负荷空塔运行时塔内的压力损失为500~600Pa,但是当塔内烟气流量由满负荷变为低负荷时,塔内流速变小,压力损失降低,当低至300Pa以下时,由除尘器而来的反料灰不再处于流化状态,从而导致脱硫剂不能与烟气充分接触,脱硫效果降低。
目前对于此问题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案:(1)设计时,为保证反应塔在最低负荷运行,缩小反应塔喉管部直径,使得低负荷运行时,反应塔空塔压损达500~600Pa,这样当反应塔满负荷运行时,反应塔空塔压损可达1000Pa以上;(2)清洁烟气回流法,在烟囱之 前设管道接至反应塔进口,管道上安装阀门,反应塔满负荷运行时,关闭阀门;低负荷运行时,打开阀门,将清洁烟气与待处理烟气混合后进入反应塔,这样保证塔内烟气负荷为满负荷。这两种解决方案都存在各自的缺点:第一种方案由于反应塔内压力损失较大,耗能大;第二种方案投资较大,且清洁烟气输送耗能大。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既能保证脱硫效率又能节能降耗的循环流化床脱硫塔。
专利申请号为:20082004039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负荷可调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在进气烟道与塔体之间接有旁路管道,空塔运行压力损失减小,更高效脱硫。专利申请号为:20121024633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包括进气烟道,与进气烟道相连的喉管,以及与喉管相连的且位于喉管上方的塔体,喉管下部与所述塔体之间连通接有至少一根旁路管道。在循环流化床脱硫塔较高负荷运行时,可将部分烟气通过旁路管道直接越过喉管部位而进入塔体。当循环流化床脱硫塔满负荷运行时,可将多个旁路管道全部开启;低负荷运行时,可将旁路管道全部关闭;中间负荷运行时,按流量确定开启的旁路管道个数,从而达到降低压力损失,保证脱硫效果又节能降耗的目的。
上述专利方法,通过旁路调节的方法进行调节,适应于负荷变化幅度不大的工艺,在采用掺烧高炉煤气的燃烧炉,其变化幅度很大,采用上述工艺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常造成退床和塌床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变负荷可调循环流化床脱硫方法,通过空床流化床压降补偿调整技术,稳定了物料流化床的厚度,保证脱硫运行效果。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变负荷可调循环流化床脱硫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进行不同流量下的空床压降试验;
(2)记录不同负荷下的实际空床压降情况;
(3)数据回归,得到空床压降与烟气量的关系;
(4)在DCS中设定一补偿值;
(5)运行中根据工况条件输入不同的补偿值,用以调整空床压降值;
(6)控制引风机的开度,满足床层压降在0.8kPa-1.2kPa。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缓冲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由氨和二氧化碳生产尿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