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机吊臂切换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9222.5 | 申请日: | 2013-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震;李文龙;辛少云;孙玉魁;张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牛涛 |
地址: | 23301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吊臂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双油缸吊臂结构起重机的伸缩臂的切换阀。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五节臂汽车起重机一般采用双液压油缸加钢丝绳排以实现五节臂的伸缩。伸缩油缸I固定在基本臂上,伸缩油缸II固定在二节臂上,二节臂伸缩动作由伸缩油缸I控制,三、四、五节臂伸缩动作由伸缩油缸II加钢丝绳排控制,为实现主机对吊臂的伸缩要求,通常在液压系统上采用顺序伸缩方式,即将两伸缩油缸有杆腔连通,另通过切换阀对伸缩油缸I及伸缩油缸II无杆腔进/回油进行切换,形成两个油缸伸缩的切换。
现有的切换阀在油缸II伸缩时:切换阀中的电磁阀不得电,切换阀中的换向阀处于为伸缩油缸II工作状态,高压油通过B/A口进入伸缩II缸控制三、四、五节臂进行伸/缩动作。
油缸I伸缩:当切换阀中的电磁阀得到电信号,从而控制换向阀移至右位开始工作,即为伸缩油缸I开始工作,高压油通过B/A口进入伸缩I油缸控制二节臂进行伸出/回缩动作。
这种切换阀由换向阀、电磁阀构成,由于现有换向阀、电磁阀通流能力受到自身通流截径的限制,使得现有切换阀反应较慢。易产生冲击震动,不能实现较高的通流能力,满足高的额定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吊臂切换阀,该阀满足五节臂汽车起重机吊臂伸缩动作控制要求和更高的额定压力以及较高的额定通流能力,实现切换动作时,反应迅速、无卡滞;冲击、震动小、性能稳定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吊臂切换阀,它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两个进油口以及三个出油口,还设有一个回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通过油路联通,所述的第二进油口通过油路分别与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的进油口联通,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的出油口分别通过油路与第二出油口、第三出油口联通,所述的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间设有油路联通,油路上集成设置一个梭阀,所述的梭阀又通过一个油路与一个设置在阀体上的换向阀相联通,所述的换向阀又通过两个油路分别与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的控制油口相通,所述的换向阀还通过一个油路与回油口相联通。所述的换向阀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后,通过两个插装阀与换向阀以及梭阀的配合使用,实现对第一伸缩油缸及第二伸缩油缸无杆腔进/回油进行切换,形成两个油缸伸缩的切换,由于插装阀的自身特点,使切换阀能满足更高的额定压力以及较高的额定通流能力,满足切换动作时,反应迅速、无卡滞;冲击、震动小、性能稳定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以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第三出油口与第二插装阀的出油口的油路上还设有一个分油路一与回油口相联通,所述的分油路一集成设置了一个单向阀,所述的换向阀与回油口间的油路并联在单向阀与回油口间的分油路一上。所述单向阀安装在第三出油口与回油口之间,可防止液压油向油箱回油。
所述的第三出油口与第二插装阀的出油口的油路上还设有一个分油路二与所述的换向阀与回油口间的油路相联通,所述的分油路二集成设置了一个溢流阀,所述的第一插装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油路与溢流阀的控制油口相联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切换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2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