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寒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9140.0 | 申请日: | 2013-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项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K13/02;C08K5/12;C08K3/36;C08K3/04;C08K3/22;C08K5/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寒 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寒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丁腈橡胶又称丁二烯-丙烯腈橡胶,简称NBR,平均分子量70万左右。灰白色至浅黄色块状或粉状固体,相对密度为0.95-1.0。丙烯腈含量为26%的丁腈橡胶玻璃化温度-52℃,脆化温度-47℃,而丙烯腈含量为40%的丁腈玻璃化温度为-22℃。溶解度参数为8.9-9.9,溶于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氯苯、甲乙酮等。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结力强、耐水性好。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弹性稍低、电绝缘性能不佳。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耐油橡胶制品。
丁腈橡胶的耐油、耐热、耐磨的优良性能适合应用在汽车零部件中,丁腈橡胶的耐低温性能差,应用于汽车滤清器密封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耐低温性能得到提高将使得丁腈橡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寒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寒橡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丁腈橡胶100份、金属氧化物6-12份、硬脂酸0.5-1.5份、防老剂1-3份、分散剂2-4份、石蜡0.1-1.6份、补强剂70-90份、耐寒剂90-100份、促进剂4-6份、硫磺0.7-1.5份、过氧化物1.5-3.5份。
所述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优选为丁腈橡胶100份、金属氧化物7-10份、硬脂酸0.8-1.2份、防老剂1-3份、分散剂2-4份、石蜡0.5-1.5份、补强剂78-87份、耐寒剂90-100份、促进剂4-6份、硫磺1-1.5份、过氧化物2-3份。
所述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优选为丁腈橡胶100份、金属氧化物8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2份、分散剂3份、石蜡1.1份、补强剂83份、耐寒剂95份、促进剂5份、硫磺1.2份、过氧化物2.5份。
所述丁腈橡胶为丁腈橡胶1846、丁腈橡胶2845,其中丁腈橡胶1846占80份,丁腈橡胶2845占20份。
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锌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其中,氧化锌占4-7重量份、氧化镁占2-5重量份。
所述补强剂为炭黑或白炭黑;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246;所述分散剂为微晶石蜡;所述耐寒剂为邻苯二甲酸酯;所述促进剂为二硫代二苯并噻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寒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一段混炼:将丁腈橡胶、金属氧化物、硬脂酸、防老剂、分散剂、石蜡、补强剂、耐寒剂加入密炼机进行一段混炼,温度达到90-105℃且胶料成团时排出至开炼机出片停放24h;(2)二段混炼:将一段混炼胶加入促进剂,硫磺、过氧化物进行开炼机薄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以丁腈橡胶为主体,添加补强剂、硬脂酸、金属氧化物、防老剂、分散剂、耐寒剂等用于改善丁腈橡胶的性能。本发明耐寒橡胶保留了丁腈橡胶的耐油耐热耐磨的的优良性能,改善了丁腈橡胶耐低温性能差的缺点,使玻璃化温度达到-57℃,充分满足汽车滤清器密封件的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耐寒橡胶,其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丁腈橡胶1846 80份,丁腈橡胶2845 20份、氧化锌5份、氧化镁3份、硬脂酸1份、防老剂246 2份、微晶石蜡3份、石蜡1.1份、白炭黑83份、邻苯二甲酸酯95份、二硫代二苯并噻唑5份、硫磺1.2份、过氧化物2.5份。
耐寒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一段混炼:将丁腈橡胶、金属氧化物、硬脂酸、防老剂、分散剂、石蜡、补强剂、耐寒剂加入密炼机进行一段混炼,温度达到90-105℃且胶料成团时排出至开炼机出片停放24h;(2)二段混炼:将一段混炼胶加入促进剂,硫磺、过氧化物进行开炼机薄通。
实施例2
一种耐寒橡胶,其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为:丁腈橡胶1846 80份,丁腈橡胶2845 20份、氧化锌7份、氧化镁3份、硬脂酸0.5份、防老剂246 1份、微晶石蜡2份、石蜡0.5份、白炭黑73份、邻苯二甲酸酯90份、二硫代二苯并噻唑4份、硫磺0.7份、过氧化物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同丰橡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9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