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科护理病人用健胃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8184.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0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盈芝;杨恒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盈芝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4;A61P11/10;A61P39/02;A61P27/10;A61P37/04;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护理 病人 健胃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护理保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科护理病人用健胃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越来越丰富的物资基础,都使人们的生活规律发生重大改变。而如今社会,胃病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疾病,很多人都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其实这种想法是严重的错误的,胃病如果不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是可能会导致身体各项疾病的发生,所以在得胃病期间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和调理。慢性胃炎很难治愈,并且容易并发溃疡病,胃溃疡的发病与饮食、职业、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而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或胆汁返流等,可以造成胃酸分泌增多及破坏胃黏膜屏障,也会在发生胃炎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溃疡。
由于胃病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因而要治愈胃病,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这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胃病的案例在我国越来越多,胃病护理方面现在也不是很到位,各大医院急需一种能够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保健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化科护理病人用健胃茶,本发明健胃茶具有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清肺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对治疗胃部疾病有显著疗效,不仅有助于消化系统功能的完善,而且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消化科护理病人用健胃茶,制成所述健胃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稻芽55~85份 吊灯花50~80份 凤眼果45~75份
胡荽43~70份 鹿角菜42~65份 酸藤木40~60份
栘枍38~55份 榅桲36~50份 莴苣35~48份
毛笋33~45份 土常山30~43份 苤蓝叶27~42份
栗芽26~39份 油桐根26~38份 樟树果25~35份
竹凌霄19~34份。
制成所述健胃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稻芽58~80份 吊灯花55~75份 凤眼果50~72份
胡荽48~67份 鹿角菜45~62份 酸藤木44~55份
栘枍42~52份 榅桲39~47份 莴苣37~46份
毛笋35~42份 土常山33~40份 苤蓝叶30~39份
栗芽28~36份 油桐根27~35份 樟树果26~32份
竹凌霄24~31份。
制成所述健胃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稻芽60~75份 吊灯花58~70份 凤眼果55~65份
胡荽52~60份 鹿角菜48~59份 酸藤木48~52份
栘枍45~48份 榅桲42~44份 莴苣40~45份
毛笋36~40份 土常山34~39份 苤蓝叶32~37份
栗芽29~35份 油桐根28~32份 樟树果27~29份
竹凌霄26~29份。
制成所述健胃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稻芽69份 吊灯花65份 凤眼果62份 胡荽56份
鹿角菜54份 酸藤木50份 栘枍46份 榅桲43份
莴苣42份 毛笋38份 土常山36份 苤蓝叶34份
栗芽31份 油桐根30份 樟树果28份 竹凌霄28份。
一种消化科护理病人用健胃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取稻芽,洗净,文火炒至稻芽表面至深黄色,取出,晾干,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2)取吊灯花、酸藤木、土常山、凤眼果、苤蓝叶、油桐根和樟树果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2倍量的蒸馏水,浸泡4-5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留滤液备用;
(3)将胡荽、毛笋和莴苣洗净,切碎,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取鹿角菜、栘枍和栗芽洗净,浸入5倍量的85%的乙醇溶液浸泡2-3小时,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备用;
(5)取榅桲、竹凌霄洗净,切片,晾干,放入研钵内,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的细粉、滤液以及汁液混合,利用现代先进的制药科技,制成本发明所述的消化科护理病人用健胃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盈芝,未经林盈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8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运送药品提取原料的升降梯
- 下一篇:千斤顶避震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