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P协议的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实现框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8091.9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海;李文辉;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p 协议 预警 应急 联动机制 实现 框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AP协议的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实现框架。
背景技术
应对和处置各种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是一项跨业务、跨区域、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是在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各级政府、各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如果缺乏应急机制,没有通畅的信息渠道,没有对公共秩序维护的措施,就会导致谣言四起,产生社会心理的恐慌,社会秩序混乱,甚至一些不法之徒还会乘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如SARS蔓延的前期,由于相关信息和预防知识传递的缺乏,致使流言四起,造成公众心理极度紧张,以致产生局部的心理恐慌,少数投机分子利用群众的恐慌心理牟取私利,扰乱社会秩序、制造极端事件。
目前广东省尚未建设全省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虽然广东省突发预警信息发布已取得一定成果,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已在全省各地初步建立了各种公共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包括手机短信服务、固定电话服务、农村大喇叭子系统、电子显示屏子系统以及公共气象电视频道等手段,但是各种服务手段相互间还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机制,缺乏联动,不能很好地整合资源,解决信息无缝覆盖的问题,必然影响向全社会发布公共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质量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CAP协议的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实现框架,实现以下目标:
(1)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子系统的建设目标包括统一接收、处理自然灾 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用于支持各种发布手段子系统通过多种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采用电视、无线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同步播发方式,快速、及时、准确地传播给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社会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决策依据。
(3)建立统一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平台,对不同的预警信息采用不同的发布模板、预案;对各种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和渠道进行管理,能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下发进行入库管理。
(4)提供统一的消息网关功能,灵活适配多种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多种信息格式转换,对接多种信息发布渠道系统,实现统一输入接口、多种输出接口的功能。
(5)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生效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保证预警信息发布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利用GIS平台的空间展示、分析能力,通过图层选择来叠加显示不同渠道的发布效果,方便管理者直观地查看信息发布的覆盖范围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公共CAP协议的通讯系统,包括CAP协议定义,通讯方式及加解密方式;
所述CAP协议,用于:明确省级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平台与发布渠道平台之间的边界关系和相关接口规范,实现预警信息的统一发布和对发布渠道平台的有效监控;
所述加解密方式,用于:保障各方在信任和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数字证书机制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通信安全机制,省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CA认证中心将采用标准的PKI体系框架,采用X.509证书格式。
PKI提供了一个技术框架(包括了协议、服务、标准等),通过采用X.509证书和公钥技术,能够对应用(特别是E-Bus iness应用)提供全面的、足够的安全支持:用户认证、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密钥管理等。因 此建议双方系统在进行通信时,应采用基于PKI体系的数字证书加密方式。
当双方系统采用数字证书加密方式进行通信时,省级管理平台应为发布渠道平台提供以下内容:
发布渠道平台私钥;
省级管理平台公钥;
包含数字签名、加解密功能的API模块。
在使用基于数字证书的认证加密方式进行通信时,具体的流程如下。
1)源端对原始数据进行签名:源端通过自己的私钥证书,生成<signature>节点信息,并在<message>节点中附加<signature>节点信息。
2)源端将原始数据和签名一起加密:源端通过目标端提供的公钥证书,对整个<message>节点进行加密。(对包体信息的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8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洗液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导热管的炼油裂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