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生产生物有机复混肥料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18003.5 申请日: 2013-07-19
公开(公告)号: CN104291925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王亮;刘宝祥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东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4;C05F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步法 处理 城市生活 污泥 生产 生物 有机 肥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三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生产生物有机复混肥料,具体涉及采用化学-生物-物理综合处理技术进行城市生活污泥的处理及其生产生物有机复混肥料,属于城市生活污泥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在进行净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泥的保水剂聚丙烯酰胺的应用范围和规模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在环境中的累积、迁移、转化带来的毒性亦显露出来,如果不加以彻底处理与控制,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如何安全、经济地处理处置城市污泥已成为世界共同面临的环境难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泥的处理方式大多是采用焚烧、填埋等方法,也有少数企业采用好氧发酵堆肥的方式处理,这些方法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污泥中的污水侵入地下水,造成局部地下水资源难以复原的永久性危害。国外对于城市污泥的处理早于我国数十年,在长期实践中建立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如脱除污泥中重金属所用的电动修复法、化学淋滤法、生物淋滤法等方法。然而,由于我国国情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尤其是我国目前面临的能源紧缺问题,国外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难以在我国实施。

因此,开辟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新途径是本发明的目的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我国处理城市生活污泥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能耗、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方法,可使城市生活污泥完全降解并充分加以利用,即提供一种将城市生活污泥降解后生产成生物有机复混肥料的新方法。其所生产的肥料具有生物防治,改良土壤和养分充足等优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三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生产生物有机复混肥料,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将城市生活污泥中放入污泥脱水剂和重金属钝化剂混匀静止待用;

(2)将经化学试剂处理好的污泥与蘑菇渣混合并添加复合菌剂进行深层好氧发酵;

(3)将发酵腐熟的物料经粉碎和筛分后添加无机肥料进行烘干造粒并添加生防菌剂包膜处理。

所述方法的步骤(1)中所述添加的污泥脱水剂量为污泥重量的1.5%KNH2(按污泥含水量为95%计算),重金属钝化剂添加量为污泥重量的2%Ca3(PO4)2·2H2O,两者与污泥混匀后静止24小时,达到降低污泥粘度,使部分聚丙烯酰胺失效,水分子脱离开来;

所述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蘑菇渣与污泥适量混合使湿度达到50-65%,之后,加入0.5‰(Sulfate-Reducing Bacteria)和0.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复合菌剂进行深层好氧发酵(活菌数2.0亿/g以上),每天对物料进行一次翻堆通风处理,使物料发酵温度保持在55-70℃之间三天以上,可以杀死发酵物料中的大肠杆菌和蛔虫卵,同时降解污泥中的聚丙烯酰胺,改善物料的理化性质,完成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当发酵物料的含水量低于30%时即为发酵达到腐熟程度。

所述方法的步骤(3)中所述将达到腐熟要求的物料与按实际需求养分添加无机肥料(大量N、P、K)烘干造粒,颗粒要求小于2mm,薄膜特征其组分及重量比如下:聚乙烯醇(PVA)10-20份,直链淀粉3-10份,聚丙烯酰胺1-5份,滑石粉或硅藻土或活性炭5-10份,氢醌0.08-0.8份,硫酸锌0.5-1份,蒸馏水53.2-80.42份;所述的有益生物菌种均可通过正常销售渠道购买得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三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泥生产生物有机复混肥料,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在城市生活污泥中加入1.5%污泥脱水剂KNH2,使污泥中絮凝剂聚丙烯酰胺遇强碱脱水。

(2)在脱水过程的污泥中加入2%重金属钝化剂Ca3(PO4)·2H2O,使脱水后的污泥重金属固定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8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