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松螺丝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680.5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卢正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小璇 |
主分类号: | B21H3/06 | 分类号: | B21H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丝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松螺丝的成型模具,尤指一种用于制造出具有特殊螺纹角的防松螺丝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已知螺丝的成型模具是利用二个成型模块的相对作用面上的标准型60°成型牙纹,对于螺丝胚料的圆形杆体周面进行挤压推转,而在圆形杆体周面成型出标准型60°螺纹角的外螺纹,藉此成型出来的螺丝即可与螺帽或对象的内螺纹进行螺合锁固,而为了增加螺丝螺合紧固的防松效果,以螺丝穿套诸如C形状的弹性垫片,使螺丝螺入对象的内螺纹时,逐渐抵压弹性垫片变形,且藉由弹性垫片遭到抵压所形成的反作力抵紧对象,而能达到防松效果,但此种弹性垫片设置在局促狭小的空间中却有难以装设而无法适用的问题。并且成型模具制造出来的螺丝,可在螺丝的外螺纹上设置一涂层,使螺丝与对象的内螺纹螺合时,能以涂层的抵压变形而填充在螺合的螺纹间隙当中,藉此产生防松效果,然而,在成型模具所制造出来的螺丝的外螺纹上设置涂层,将大幅增加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松螺丝的成型模具,包括
一第一模块(20),包括一作用面(26),作用面(26)包括斜向平行排列的区隔出数峰部(30)及数根部(36)的数成型牙纹(28),各峰部(30)位于相邻的二根部(36)之间,任一峰部(30)与相邻的二根部(36)之间延伸出相对倾斜的一第一侧腹(32)及一第二侧腹(34),第一侧腹(32)与第二侧腹(34)间形成介于61°至67°的一牙角,各成型牙纹(28)的牙角包括由垂直于各峰部(30)的切线的一垂直线(Y1)与第一侧腹(32)间形成一第一倾斜角度(C),以及各成型牙纹(28)的牙角包括由垂直线(Y1)与第二侧腹(34)间形成一第二倾斜角度(D),第一倾斜角度(C)介于32°至40°,第二倾斜角度(D)介于25°至29°;
一第二模块(40),包括一作用面(46),作用面(46)上包括斜向平行排列的区隔出数峰部(50)及数根部(56)的数成型牙纹(48),各峰部(50)位于相邻的二根部(36)之间,任一峰部(50)与相邻的二根部(56)之间延伸出相对倾斜的一第一侧腹(52)及一第二侧腹(54),第一侧腹(52)与第二侧腹(54)间形成介于61°至67°的一牙角,各成型牙纹(48)的牙角包括由垂直于各峰部(50)的切线的一垂直线(Y2)与第一侧腹(52)形成一第一倾斜角度(E),以及各成型牙纹(48)的牙角包括由垂直线(Y2)与第二侧腹(54)间形成一第二倾斜角度(F),第一倾斜角度(E)介于32°至40°,第二倾斜角度(F)介于25°至29°;
第一模块(20)及第二模块(40)平行移动的对于一圆形杆体(60)表面施压及推转圆形杆体(60),而在圆形杆体(60)表面制造出螺纹角介于61°至67°的一外螺纹(62)。
本发明藉由成型模具的结构改良,而能提升防松螺丝的制造技术,使螺丝的防松结构不再局限于以螺丝穿套C形状的弹性垫片,或者是在螺丝的外螺纹上额外加设涂层的加工程序,并且,本发明成型模具可直接成型出具有特殊螺纹角的防松螺丝,从而能与标准型60°螺纹角的内螺纹产生良好的防松螺合效果,不必在螺丝的外螺纹表面加设涂层,更能达到节省防松螺丝制造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螺丝胚料送入本发明的第一模块的入口端侧且第二模块的入口端侧抵靠在螺丝胚料的圆形杆体,而正要推转圆形杆体朝第一模块的出口端方向转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向视图。
图4为图3圈设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模块朝第一模块的出口端移动且推转圆形杆体转动到第一模块的出口端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6-6剖线剖视图。
图7为图6圈设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利用本发明的成型模具所制造出来的防松螺丝外观图。
图中标示如下:
10成型模具 12防松螺丝 14螺丝胚料
20第一模块 22入口端 24出口端
26作用面 28成型牙纹 30峰部
32第一侧腹 34第二侧腹 36根部
40第二模块 42入口端 44出口端
46作用面 48成型牙纹 50峰部
52第一侧腹 54第二侧腹 56根部
60圆形杆体 62外螺纹 64螺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小璇,未经卢小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铸造方式制备鹰翅形孔的方法
- 下一篇:钻杆保护套外翻边整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