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副猪嗜血杆菌间接血凝检测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416.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伟;刘茂军;邵国青;冯志新;熊祺琰;白方方;王海燕;白昀;吴叙苏;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嗜血 杆菌 间接 血凝 检测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医检测试剂领域,特别是一种副猪嗜血杆菌间接血凝检测试剂,本发明还涉及该试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为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是猪的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呈世界性分布,感染仔猪后引起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猪格拉泽氏(Glasser’s)病。主要危害2~8周龄的仔猪,发病率一般为10%~15%,死亡率可达50%以上。
Hps菌株间抗原性和毒力差异很大,血清学分型是区别不同菌株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由Kielstein等1992年提出的基于热稳定抗原免疫扩散试验的血清学分型方法(KRG)已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该方法将Hps分成15个血清型,然而有15.2%~41%的分离株血清型不能确定。根据日本、德国、美国和西班牙等国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血清型4、5和13最为流行。Hps在我国普遍流行,目前,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上海、广东、江西等12个省市均有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生和分离出Hps的报道。
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检测技术主要有分离培养技术、PCR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等。分离培养技术和PCR技术主要针对病原的检测诊断,体现为Hps的感染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缺点。而血清学检测技术不仅能反应出Hps的流行感染情况,还可以反应猪群的免疫水平。间接血凝试验(IHA)是血清学检测中经典方法,经过不断改进后,已广泛用于检测各种病原的血清抗体,与ELISA相比,间接血凝试验操作过程简便、节省时间,且不需要特殊仪器。研究证实,用IHA试验检测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抗体,普遍存在两个及以上血清型的交叉反应。目前,各个机构所应用的IHA试验均只针对某一个或几个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制备致敏血球使用的抗原为单一某血清型菌株抗原[石碧等,中国兽医科学,2007,37(11);刘茂军等,猪业科学,2007,12]或者两种血清型菌株抗原[Miniats et al.,Can J Vet Res,1991,55(1);Tadjine et al.,J Clin Microbiol,2004,42(2);魏子贡等,中国兽医科学,2006,36(9)],故在临床检测中常常出现假阴性或存在漏检的可能性。另外,经发明人多次试验验证,用某两种血清型菌株抗原制备的致敏血球不能真正检测出所有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只能检测本血清型血清,及其有交叉反应的个别血清型血清。目前,也未形成关于此类产品的知识产权。
本研究以快速灵敏检测绝大多数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病血清抗体为目的,不区分具体某个血清型,依据各型抗原的反应原性和型交叉反应性的特性,筛选使用4种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全菌蛋白抗原致敏双醛化绵羊红细胞,且对间接血凝诊断抗原和检测试剂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一种简便、稳定、敏感性、病原特异性强、保存期长的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大量临床样品检测、免疫水平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检测15种血清型和不定型副猪嗜血杆菌病抗体的试剂,同时给出该试剂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连续生产羟铵中使用的过滤器的方法
- 下一篇:大葱专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