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吸油性树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7221.7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2/14;C08F212/36;C08F220/28;C08F120/18;C08F2/44;C09K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性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具体涉及一种高吸油性树脂,可用于油品回收、净化水质等环境保护方面。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油船、油罐泄漏事故所引起的大量含油废水造成的环境污染倍受人们关注。传统的吸油材料无论是性能还是产量上都不能满足废油回收和环境治理的要求,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有效的油品回收技术及含油废水净化材料的研究开发势在必行。高吸油树脂作为一种自溶胀型吸油材料,具有可吸油种多,吸油时不吸水,体积小和回收方便等诸多优点,无论是粒状固体型、水浆型还是包覆型都可用来吸收海面浮油和处理工业含油废水。因高吸油树脂密度低,可浮在水面,处理水面浮油非常方便,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的交联方式有物理交联、化学交联和离子结合3种,现在国内外主要合成的是单一化学交联的吸油树脂,由于化学交联作用是化学键交联,能量较大,分子链受到交联的束缚很强。因此这种单一化学交联吸油树脂吸油倍率低、吸放油可逆性差,阻碍了它的工业化发展和产品用途的拓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吸油性树脂。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吸油性树脂,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所制成:10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0.5-1.5份分散剂、0.5-1.5份引发剂、3-5份化学交联剂、4-8份物理交联剂。
优选地,所述的高吸油性树脂,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组分所制成:100份丙烯酸酯类单体、0.8-1.2份分散剂、0.8-1.2份引发剂、3.5-4.5份化学交联剂、5-7份物理交联剂。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或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二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或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化学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二异氰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物理交联剂为聚丁二烯、聚乙烯、聚丙乙烯、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以下步骤所制成:
(1)将分散剂投入到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使充分溶解;
(2)将丙烯酸酯类单体、引发剂、化学交联剂和物理交联剂常温下混匀后,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3)通氮气,搅拌,加热升温至60-80℃,反应8-10小时;
(4)冷却,出料,洗涤,干燥,即得产物。
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得的高吸油性树脂,相比单一化学交联的吸油性树脂,对柴油的吸油倍率提高18-20%,对机油的吸油倍率提高14-16%,吸油倍率显著增高、吸放油可逆性显著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高吸油性树脂组方:100份丙烯酸丁酯、1份聚乙二醇、1份过氧化苯甲酰、4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6份聚丁二烯;
上述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按组方配比称取原料组分,将聚乙二醇投入到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2)将组方量的丙烯酸丁酯、过氧化苯甲酰、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聚丁二烯常温下混合均匀,然后一起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3)通氮气,搅拌,加热升温至65℃,反应8小时;
(4)冷却,出料,洗涤,干燥,即得产物。
本实施例中制得的高吸油性树脂,相比单一化学交联的吸油性树脂,对柴油的吸油倍率提高19%,对机油的吸油倍率提高15%,吸油倍率显著增高、吸放油可逆性显著增强。
实施例2:
高吸油性树脂组方:10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0.5份甲基纤维素、0.5份过氧化月桂酰、3份乙二醇二丙烯酸酯、4份聚乙烯;
上述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按组方配比称取原料组分,将甲基纤维素投入到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2)将组方量的甲基丙烯酸丁酯、过氧化月桂酰、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聚乙烯常温下混合均匀,然后一起加入到反应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荣达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7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