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6493.5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1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本泽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50;H01Q19/1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杨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天线装置具备具有以旋转抛物面为代表的凹曲面的反射板和配置于该反射板的凹曲面的焦点位置上的辐射器。在这样的天线装置的反射板上,从提高性能的观点出发,一般不在辐射器与反射板之间的辐射空间内设置用于电波辐射或者电波接收的成为障碍物的波导管或波导管安装部件等构造部件。特别是在用于双极化波的这种天线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成为性能劣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会将成为障碍物的构造部件(波导光和/或安装部件等)设置在辐射空间的外侧。
在如此构成的以前的天线装置中,为了将构造部件(波导光和/或安装部件等)设置在反射板的辐射空间外侧,既必须要设计出反射板本身刚性增强的反射板,又必须要设计出构造部件本身也刚性增强的构造部件。
与其他技术领域同样,在这种天线装置的技术领域中也常期望制造成本、装配成本和维护成本等各种成本相比于以前的天线装置要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极化波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备具有凹曲面的反射板和配置在该反射板的凹曲面的焦点位置上的辐射器,相比于以前的天线装置重量轻但刚性不会降低,不会产生性能的实质性降低,却能够比以前的天线装置降低如前所述的各种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的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的发明涉及的天线装置具备:反射板,包括用于反射电波的凹曲面、位于与凹曲面相反的一侧的背面、在凹曲面上反射的电波的电波轴以及凹曲面的焦点位置;辐射器,配置在反射板的凹曲面的焦点位置上,构成为执行朝着反射板的凹曲面发送相互正交的两个线性极化波的电波的动作和从凹曲面接收相互正交的两个线性极化波的电波的动作中的至少一个动作;以及构造单元,构成为将辐射器支撑在所述焦点位置,在反射板的凹曲面与辐射器之间规定出辐射空间,在凹曲面上由两个线性极化波规定出两个线性极化面。而且,在如此构成的天线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单元包括主体,该主体从所述反射板的所述背面通过所述凹曲面上与两个线性极化面分离的位置向所述辐射空间内突出。
通过所述构造单元包括主体,该主体从所述反射板的所述背面通过所述凹曲面上与两个线性极化面分离的位置向所述辐射空间内突出,能够比以前的天线装置轻量地制成所述反射板和所述构造单元,但它们的刚性不会降低,不会产生天线装置性能的实质性降低,却能够比以前的天线装置降低如前所述的各种成本。
在特征是如前所述地构成的本申请的发明涉及的天线装置中,最好所述构造单元的所述主体包括波导管。
在特征是如前所述地构成的本申请的发明涉及的天线装置中,所述构造单元可以包括在所述反射板的所述凹曲面配置在脱离所述辐射空间的位置上的支撑部件。这样的支撑部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反射板的刚性。由于所述反射板的刚性基本上由所述构造单元的所述主体来维持,因此所述支撑部件能够成为简洁结构。从而,即使使用所述支撑部件,也能够使本申请的发明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整体重量比伴随着以前的结构单元的以前的天线装置的整体重量轻。
在特征是如前所述地构成的本申请的发明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构造单元的所述主体配置在所述反射板的所述辐射空间中以所述电波轴为中心从两个线性极化面转35°与转55°之间的范围内,更加优选的是,配置在在所述反射板的所述辐射空间中以所述电波轴为中心从两个线性极化面离开45°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图1的天线装置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天线装置的反射板以及支撑辐射器的构造单元的概略正视图。
图4是图1的天线装置的反射板的概略正视图,在此概略地示出作为所述反射板的凹曲面中的构造单元主体的一例的第一和第二波导管的、以所述反射板的电波轴为中心的距两个线性极化面的配置位置。
图5是示出在图1的天线装置中,将作为构造单元主体的一例的第一和第二波导管配置于在反射板的凹曲面上通过反射板的电波轴且与垂直方向线性极化面正交的线上,并且在垂直方向线性极化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地配置的情况下的垂直方向线性极化波的辐射图形的图。
图6是示出图1的天线装置中的垂直方向线性极化波的辐射图形的图。在此,作为构造单元主体的一例的第一和第二波导管配置于,在反射板的凹曲面上,以反射板的电波轴为中心,从垂直方向线性极化面的上半部分朝着水平方向线性极化面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相对于垂直方向线性极化面的上半部分对称地离开45°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6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浅海吹填区斜桩的沉桩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PCBA维修托盘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