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5925.0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于江龙;赵庆海;孙士磊;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14;A61L10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氧化氢 低温 等离子体 灭菌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系统灭菌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作为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器,因为其灭菌温度低,灭菌时间短,灭菌后没有污染,对操作和使用者身体没有伤害的特点,正被广大用户认可和接受。
但是随着客户对其使用次数的增加和了解的深入,其灭菌过程暴露的缺点也越来越多;因为其灭菌压差小,穿透能力弱,对管腔灭菌有长度限制,尤其针对医院低温灭菌最常见的腔镜器械,内径1mm,灭菌长度只能达到125mm,而医院的腔镜长度,几乎都大于125mm,如果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进行灭菌,根本达不到灭菌效果,从而容易引起病人的交叉感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已经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进而不适应社会发展新情势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体涉及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方法及应用。采用调节控制工艺,完善控制流程,确定合理参数的技术方案,来达到所述物品的灭菌,解决了目前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使用受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该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应用范围,尤其适用于含有内径大于等于1mm,长度小于等于500mm的管腔的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方法,首先将需要灭菌的物品进行清洗,干燥;然后将需要灭菌的物品放入灭菌腔体为规则的圆柱型或者为规则矩形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中;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进行保压合格后,进行灭菌步骤,具体步骤为:
a.先将灭菌腔体进行抽真空至腔体内压力20pa-80pa;
b.然后将过氧化氢进行提纯,提纯后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90%-94%,提纯后的过氧化氢经过汽化室汽化,汽化室的温度65℃-75℃,汽化后扩散压力1300pa-2200pa,扩散时间8-20分钟;
c.再将灭菌腔体回空,回空压力为60000pa-96000pa,回空后再抽真空,抽空到腔体内压力20pa-80pa;
d.然后让离子体电源施加在两电极之间射频电压为50—250伏,放电功率按灭菌空间容积不低于5毫瓦/厘米3-7.5毫瓦/厘米3、频率为40KHz-60KHz,等离子电源工作时间3-6分钟;
e.最后将灭菌腔体回空,内室压力达到大气压力,灭菌流程结束,此时可以开门取物品。
本发明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方法,进行灭菌步骤的具体步骤为:
a.先将灭菌腔体进行抽真空至腔体内压力50pa-80pa;
b.然后将过氧化氢进行提纯,提纯后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90%-92%,提纯后的过氧化氢经过汽化室汽化,汽化室的温度66℃-75℃,汽化后扩散压力1300pa-1500pa,扩散时间8-9分钟;
c.再将灭菌腔体回空,回空压力为60000pa-96000pa,回空后再抽真空,抽空到腔体内压力50pa-80pa;
d.然后让离子体电源施加在两电极之间射频电压为50—250伏,放电功率按灭菌空间容积不低于5毫瓦/厘米3-7.5毫瓦/厘米3、频率为40KHz-60KHz,等离子电源工作时间3-5分钟;
e.最后将灭菌腔体回空,内室压力达到大气压力,灭菌流程结束,此时可以开门取物品。
所述的灭菌腔体分上下两层,其容积为15L-140L,优选为100-135L。
所述的灭菌腔体的壁温为48℃-58℃。
所述的保压为,在压力为20pa-100pa时,进行保压10分钟后,压力增值为0-100pa,保压合格。
所述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为PS-10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作为优选, 本发明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方法应用于不耐热,不耐湿非管腔物品和管腔物品。
所述的管腔物品为内径大于等于1mm的,长度小于等于500mm管腔物品。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发明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方法应用于含有内径大于等于1mm的,长度小于等于500mm管腔的物品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5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