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具有该正极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15456.2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7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光;陈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陈璞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正极 具有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含有单质硫和导电聚合物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极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含有电极复合材料的正极和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能源尤其是可再生绿色能源的需求越来越突出,电池作为能量的储存和转换装置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很高的质量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绿色环保的二次电池是目前锂离子电池开发的重点。
单质硫的理论比容量为1675mAh/g,与金属锂组装成电池的理论比能量可达到2600mAh/g,远高于目前已商品化的正极材料,成为当前电池发展的主要趋势。单质硫和含硫的无机硫化物、有机硫化物、聚有机二硫化物、有机多硫化物、聚硫代化物以及碳-硫聚合物等作为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广受关注,但是这些材料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专利CN101577323B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硫基正极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中通过高能球磨机将硫基正极材料进行球磨混合,球磨过程耗时耗能,同时由于高能球磨还会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从而最终影响硫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单质硫、丙烯腈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在水中混合,在50-100℃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后洗涤、干燥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的温度范围为250-450℃,所述热处理的时间范围为2-10小时,制得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硫/聚丙烯腈电极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单质硫的粒径范围为50-500μm。
优选的,所述单质硫与丙烯腈单体的重量比例为6:1-2:1。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所述引发剂在所述水中的重量百分比为范围0.05%-0.5%,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乳化剂在所述水中的重量百分比范围为0.5%-5%。
优选的,所述洗涤为离心洗涤。
优选的,所述干燥是在惰性气体环境或真空环境中进行,所述干燥的时间范围为2-12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极复合材料,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包括硫/聚丙烯腈,所述硫/聚丙烯腈具有多孔的网状结构。
优选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孔径尺寸范围为50-500nm,网的丝径范围为70-15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正极,所述正极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设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解液,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采用在单质硫存在的情况下原位聚合丙烯腈单体,并且通过随后的热处理获得硫/脱氢化聚丙烯腈电极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并且制备得到的电极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中S/PAN的红外光谱图;
图2是对比例1中S/PAN的TEM图片;
图3是实施例1中S/PAN的TEM图片;
图4是实施例2中电池的循环伏安图谱;
图5是实施例2中电池在0.2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6是实施例2中电池在不同的倍率下的循环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电极复合材料可应用于电化学装置,电化学装置包括但不仅限于电池。
电极复合材料是通过单质硫和丙烯腈单体复合得到,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单质硫、丙烯腈单体、引发剂、乳化剂在水中混合,在50-100℃下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后洗涤、干燥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制得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硫/聚丙烯腈电极复合材料。
单质硫有着可观的理论比容量,但是室温下单质硫为电子和离子的绝缘体,硫含量100%的单质硫正极在室温下是不可能进行充放电。因此,硫电极中必须加入一定的电子和离子导电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陈璞,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陈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54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