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4768.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高压 旋喷桩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基处理工程的桩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双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旋喷桩属于高压喷射注浆法范畴。它是7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在静压注浆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该技术应用广泛,具有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地基加固见效快,耐久性好,施工工期短等优点,且料源广阔,价格低廉,噪声小,无污染,无公害,无生产安全。
但由于工程项目所处学校环境,施工场地狭窄不能进驻大型机具设备、地理环境复杂(周围均为90年代石砌建筑)不能采用其它地基加固方式,要求施工现场噪音低,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要求,不能影响学生上课等给桩基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因此已知的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施工场地狭窄、地理环境复杂,要求施工现场噪音低,不能影响学生上课的双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控制水泥浆配比,检验流动度、粘度
控制水泥浆,其中:水灰比0.8~1.01,水泥量350~400kg/m,流动度80~100l/min,比重1.1~1.5kg/l;控制水泥浆质量,及时进行流动度、粘度的检验,确保水泥浆的可喷性和稳定性;
b、控制钻头旋转速度
控制钻头旋转速度15~25r/min,避免速度过低,固结形成螺旋状、不完整的圆柱状体,其低强度;速度过高,从喷嘴喷出的液体形成射流束的向心力剧增,减少了射流对地层的破坏力量,形成的桩径偏小;
c、控制钻头提升速度
控制钻头提升速度10~25cm/min,钻头提升速度应控制在高压喷射中能使水泥浆液和土层充分搅拌,既保证喷射流和土体接触时间充分,固结体均匀,强度最佳,又避免浆液用量大,返浆多,造成浪费;
d、控制喷射水泥浆压力,检查旋喷质量
提供空压机,控制喷射水泥浆压力25~30MPa,旋喷施工过程中,要经常随机开挖出成桩体0.8~1.2m,检查旋喷桩体质量,及时调整旋喷参数;
e、合理布置场地,缩短高压输送距离
合理布置场地,机具设备配套要紧密联系,尽量缩短高压输送距离;群桩施工,应先施工中心桩,然后对称施工边桩,以保证相邻边桩、中心桩初凝后,具有一定抗冲击力,不被边桩施工时穿过裂隙的强大射流破坏掉;
f、管控施工过程,及时处理水泥浆的返浆和冒浆
施工过程中不停地观察,若返浆超过20%或根本不冒浆,要及时调整钻头旋转速度和提升速度;当不返浆时,调查实际情况,水泥浆浆液增加速凝剂或加大注浆量;
g、设置桩顶部预留量
旋喷施工顶部桩长设有一定的预留量,预留长度≥0.5m,以便保证桩长及桩身顶部质量,桩顶部设置埋深≥0.3m,以保证旋喷效果。
本发明的双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旋喷喷嘴直径为1.6~2.5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空压机的压缩空气气压为0.5~1.0MPa,压缩空气气量为1.5~2.5m3/min。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双管法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地解决了因场地狭窄而不宜进驻大型机具设备、因地理环境复杂而不宜采用其它地基加固方式的问题;
2、施工方便,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噪音低,满足学校的正常教学要求,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管法高压旋喷桩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压旋喷桩工艺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压旋喷桩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城关中学男生宿舍楼高压旋喷桩平面布置图。
图中:1空压机,2钻机,3喷头,4旋喷固结体,5注浆管,6高压泥浆泵,7水箱,8浆桶,9搅拌机,10水泥仓,11高压胶管,12压浆车,13旋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