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浇注涂层防铅溜槽洗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4437.8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军;韩兵;陈海大;袁永新;丁伯忠;王进明;彭幼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九华冶炼厂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22B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涂层 溜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法炼铅出铅设备养护,具体是浇注涂层防铅溜槽洗通方法。
背景技术
火法炼铅铅溜槽一直沿用根据图纸,生铁浇注成型的制作工艺而无其它保护措施,而面对火法炼铅中400—500℃高温的铅流,因长时间接触洗刷,特别是火法炼铅粗铅中富集的氧化铜,而高温加快了它与溜槽发生的置换反应2Fe+3CuO=3Cu+Fe2O3,加快了铅溜槽洗通的进程。传统意义上延长铅溜槽使用寿命的手段是采用更换更好铸造材质和工艺,使得铅溜槽能够在高温的情况下抵抗住铅液的洗刷,而实际后果是铅溜槽的使用寿命多在10天或15天左右不等,最长亦不超过一个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原有铅溜槽的不足,在原有铅溜槽上填补有效防护层,使其能够有效阻止高温铅液与溜槽的直接接触,形成高温保护层,使得同样的铅溜槽更能够耐得住铅液的高温和洗刷,延缓铅溜槽被洗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浇注涂层防铅溜槽洗通方法,在铅溜槽内壁上浇注涂层,所述的浇注涂层覆盖整个铅溜槽的内侧壁,浇注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磷酸1-2、氢氧化铝1-2、、水5-10、高岭土5-10、石英砂1-2、石灰粉1-2、充分混合搅拌制成;浇注涂层厚度在40—50mm。
所述浇注涂层采用浇筑、捣打方式使其紧紧附着在铅溜槽的内侧。
所述浇注涂层配比干湿度适当,保证用手握成团,放开成块,捣打后严实。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所述的浇注涂层防铅溜槽洗通方法,是采用工业用磷酸、水、氢氧化铝按一定配比配置成浇注溶液,再用耐高温浇注料5—10、0—5、细粉等三种规格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用配好溶液跟配好浇注料充分混合搅拌,配置成湿度适当的成品浇注料(用手握成团,放开成块),采用风镐、大锤等工具将其严实、紧密、均匀的捣打在铅溜槽内侧,厚度应以40—50mm为宜,用炭火烤干、逐渐升温灼烧即成。
本发明大大减少了炼铅炉体因更换铅溜槽而停车时间,能够节省很大部分的人力物力,提升开车率。本发明所采用的材质均为非常普遍的耐高温浇注料,成本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所以本发明具有优点是:能经济、方便的提高和延长铅溜槽的使用寿命,有效缩短了更换溜槽所带来的溜槽成本和停车时间,而且还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材料易得、经济,所需操作人员不多,方法简单易行,作用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铅溜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浇注涂层防铅溜槽洗通方法,在铅溜槽内壁上浇注涂层,所述的浇注涂层覆盖整个铅溜槽的内侧壁,浇注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磷酸1-2、氢氧化铝1-2、、水5-10、高岭土5-10、石英砂1-2、石灰粉1-2、充分混合搅拌制成;浇注涂层厚度在40—50mm。浇注涂层采用浇筑、捣打方式使其紧紧附着在铅溜槽的内侧;浇注涂层配比干湿度适当,保证用手握成团,放开成块,捣打后严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九华冶炼厂,未经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九华冶炼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止乙醛聚合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钛酸铅压电陶瓷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