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业务开发流程的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4372.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5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兴烈;马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起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苗青盛 |
地址: | 1001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业务 开发 流程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业务平台开发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业务开发流程的模型。
背景技术
现在的管理软件是将管理软件运行程序与所处理的业务逻辑一起编写,然后编译成为一种可执行的方式固定下来。从形态构成上来说,无论是早期面向过程的开发和面向对象开发,还是目前面向组件或构件化的开发方法,都是直接基于某种技术平台,通过对代码的层层提炼和封装,来描述企业业务,并被打包成为一个应用软件产品,形成一个“黑盒”。一旦企业业务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就会遇到重重困难。即使拥有应用的源代码,也难以实现灵活调整和扩展。
在现有管理软件的“黑盒”模式下,业务调整导致必须从底层对现有代码或者组件化的代码段进行调整。无论是使用何种先进的程序设计方法、还是使用各种流程建模、UML建模和数据建模工具,或者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测试,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不同方法的差别仅仅在于,通过付出更高昂的成本和代价,换取在效率方面的有限提升,最终构建出来的系统仍然是刚性的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业务系统灵活调整的难题。无论是专业的软件厂商还是最终用户,都很容易陷入软件开发维护的泥潭。
现有管理软件,一部分虽然提供了部分二次开发支持,但都局限在某些资源和参数的简单修改,或者只是局部的一些定制能力,如报表定义工具、权限分配等,但这些部分相互割裂,不成体系,仍然无法有效解决信息系统灵活调整的问题。导致经常需要打破、甚至抛弃原有的信息系统,完全重新构建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业务开发流程的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开发的的应用模型,包括:业务逻辑模块,用于存储业务逻辑的定义;业务流程模块,用于存储业务流程的定义。
其中,业务逻辑模块用于编写业务逻辑,包括:
动作子模块,用于定义动作和程序;代码子模块,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函数子模块,用于函数定义。
其中,业务流程模块包括业务流程定义、业务流程运行和业务流程实例;其中,业务流程定义用于描述业务流程的整个过程和各种规则;业务流程运行的核心是业务流程引擎,用于解析业务流程定义,推进业务流程的运行;业务流程实例,是业务流程运行的结果;其中,一个业务流程定义被运行一次就产生一个业务流程实例。
其中,业务流程定义用于描述企业实现一个业务目标需要包含的环节步骤,各环节步骤间前后顺序和同步关系,各步骤由谁来处理的信息;其中,步骤对应业务环节,顺序关系由连接弧定义,处理人对应执行者,处理要求对应到处理规则。
其中,业务环节用于描述业务流程中需要人为参与的处理、自动的处理和业务流程中路径的选择、分支和合并。
其中,业务流程运行用于实现各种业务流程的业务动作,是基于PetriNet原理的业务流程引擎;其中,从体系结构上来说业务流程引擎和业务动作是没有关联。
其中,业务流程引擎用于实现解析和计算业务流程定义,生成过程控制ProcessControl;还用于根据过程控制实现实际的业务流程操作,并生成业务流程实例数据且存入数据库。
其中,业务流程实例包括流程实例和每个活动环节的任务两部分的数据;其中,流程实例是每次启动流程生成一个,而活动环节的任务则是每次流转、回退和转发时都会为流向活动环节生成的。
本发明通过将业务模型资源与系统实现技术分离,从根本上提升管理系统的技术无关性。业务资源是随用户需求而变动的最频繁的部分,通过分离业务与实现部分,可以做到业务资源变动时,不影响底层的实现技术,无需重新配置或升级运行环境。而运行环境的独立,则可以保证应用能够跨实现技术,运行在不同的系统之上,可以随时零成本迁移到新的实现技术上。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对应的业务流程模块的运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业务开发的模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多个不同的方面,然而,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仅仅利用本发明的一些或者全部结构或者流程来实施本发明。为了解释的明确性而言,阐述了特定的数目、配置和顺序,但是很明显,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为了不混淆本发明,对于一些众所周知的特征将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起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起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4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向内压式波纹补偿器
- 下一篇:一种电镀含镍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工艺